第四十一章 國防軍整編(1 / 2)

等到孫烈臣的二十七師趕到山海關的時候,一切都平靜了。自投羅網的吳俊升前有第八師和第七師擋路,後有第二師堵截。識相的自己放下了武器。現在楊宇霆考慮的已經不是出關作戰,而是擔心國防軍打出關了。

隻是楊寰宇並沒有要出關的打算。在接到吳石的捷報之後,隻是命令第二師駐防秦皇島監視山海關,第七師和第八師則回師休整。特別是第八師,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奔襲七百多公裏,打了一場攻城戰和一場阻擊戰,全師傷亡超過四分之三,可謂傷筋動骨。

而感觸最深的則是吳佩孚。楊寰宇用四個師的兵力,以少勝多,機動作戰,各個擊破,在局部集中優勢兵力,硬是把直奉聯軍六個師加七個旅給打敗了。雖然在裝備和通訊指揮上有優勢,但吳佩孚自思換成自己也未必能做到。吳佩孚那裏能想到,楊寰宇前世前後在軍校讀了六年,本身又是特種部隊主官。這種運動戰,斬首行動都是熟門熟路。學到的,看到過的現代戰爭戰例有豈是他能比擬的?

戰鬥結束了,接下去和奉係的談判自有段祺瑞、徐樹錚他們去*心。楊寰宇自己則帶著吳佩孚隨著第八師一起返回了張家口。

仗雖然打贏了,但在戰鬥中也暴露出了許多的不足。實際上,最後對奉軍的戰鬥,贏得十分的僥幸。如果吳俊升不偷偷跑路,而是和二十八師頑強的再拖住第七師一天。缺少補給的第八師在孫烈臣的第二十七師趕到後,可能就難免要全軍覆沒。有鑒於此,楊寰宇覺得還是需要加快空軍的建設,要是有空軍助戰,轟炸、空投補給、甚至訓練兩支空降部隊,那麼這次遇到的問題就不會再是問題。

在基地的資料庫裏,楊寰宇看得眼花,那麼多種類的飛機,他即不能選的太驚世駭俗,又要考慮不能落後。最後,戰鬥機選了德國的亨克He37雙翼戰鬥機和容克52型運輸轟炸機。如果不怕嚇著別人,他真想選美國的P51野馬和B17空中堡壘。選定機型,楊寰宇把相關資料複製出來,交給了李衛季。讓他去負責安排生產解決掩人耳目的問題。

段祺瑞和曹錕之間的談判進行的還算順利。做了俘虜的曹錕沒想到段祺瑞依舊邀請他出任軍事委員會的副委員長兼陸軍部長,並把他的鐵杆手下吳佩孚任命為國防軍的副總司令。這在北洋係統一向的慣例來說,條件非常優厚。至少,曹錕如果贏了,他肯定不會這麼對待段祺瑞和徐樹錚。特別是按照軍委會現在的模式來說,皖係也同樣不複存在。這也讓他心裏感到了平衡。所以,對由總參謀部整編原來的直係部隊也就沒了多少抵觸。

整個直係的部隊和轄下的地方部隊加起來有十六個師二十八個旅。皖係出去國防軍的八個師外,也還有七個師加十四個旅。總共需要整編的部隊多達二十三個師四十二個旅。

管轄的地方也擴大到閩、浙、淞滬、蘇、皖、魯、贛、湘、豫、鄂、陝、甘、察、直、綏、蒙、青、疆十八個省的廣大區域。

楊寰宇和徐樹錚、吳佩孚商議下來,決定把國防軍序列擴編到四十五個師,裁撤掉所有旅的編製。除閩、贛、湘、鄂四省外的所有軍官均重新培訓考核,保定軍校將開二個將官班,對師一級軍官進行輪訓。整個整編調整將費時十四個月。

與此同時,國防軍空軍也由秦國鏞領銜正式組建,由秦國鏞出任中將司令官。編製將根據人員和裝備的到位情況再行確定。

就在楊寰宇這邊為軍隊整編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廣西的陸榮廷和廣東的陳炯明又打了起來。廣西的桂係以沈鴻英為總司令,以劉誌陸、方聲濤、呂公望分率左中右三路進攻駐紮在潮汕的陳炯明、許崇智的粵軍。

雙方大戰的結果卻是挑起戰火的桂係軍隊節節敗退。在惠州被粵軍攻克後,陸榮廷宣布解散護法軍政府,撤軍回廣西,並與北洋政府南北和談。

但是提出和談的陸榮廷在桂係軍隊接受總參謀部改編的條件上卻不肯讓步。作為一個靠軍隊起家的地方實力派,他非常清楚,一旦失去對軍隊的控製,對他意味著什麼。

總參謀長徐樹錚對粵桂之戰的這個結果也非常不滿。他的不滿是在福建的李厚基陽奉陰違,私下和陳炯明、許崇智達成協議,在粵桂雙方激戰時,保證粵軍的後路安全。讓粵軍可以放手攻擊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