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睿智童年1(1 / 3)

一、出生

這裏所講述的是一所寄宿女校,一個寂靜而幽雅的院落。這座院子顯得分外秀麗、文雅。後院的二樓住著校長斯可羅特夫斯基夫人(瑪麗·居裏的母親)一家。這位女校長出生於一個小地主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個略有田產的小貴族。他生性倔強而浪漫,愛上了一個門第比他高而又美麗動人的貴族少女,把她拐走秘密地結了婚,生下六個子女。歲月如波,這位美人逐漸褪去她那年輕的容顏,把自己美麗聰明、善良鎮定的美德,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的女兒——斯可羅特夫斯基夫人。她把女兒送到華沙弗瑞達路這所女子學校受很好的教育。在學校裏,這位小姐充分表現了她的聰穎和智慧,學業成績總是鶴立雞群。她傾慕教育事業,畢業後就留在了母校當教師,後來成了校長。她多才多藝,品行良好。不僅是一個優秀教師,而且是一個音樂家,能彈一手悅耳的鋼琴,能用一種清脆的聲音唱當時流行歌曲。在這個幽雅的院落裏,常常蕩漾著她那婉轉嬌柔的歌聲,伴著清亮流水般的琴聲,使女孩子們神魂著迷,使路人駐足留連。她美麗絕妙,舉手投足都給人一種享受。這位美麗嫻雅的知識女性,招來了無數青年男子的愛慕。這時,一個聰明灑脫的青年,一個追求完美的青年,正在聖彼得堡大學研究高深科學的烏拉猶斯拉夫·斯可羅特夫斯基教師大膽地向她射出丘比特之箭。爾後她們結了婚。

斯可羅特夫斯基一家也是當時那些由於波蘭國家被沙皇踐踏的厄運而破敗衰落的小貴族之一。他們這一族的發祥地在斯洛第,在華沙北邊約100公裏。他們均以耕種為生,但在沙俄入侵之時,他們的收獲都逐漸減少,財產也慢慢消散。逐漸由富裕的農家而變得貧寒。斯可羅特夫斯基為衰敗的家境而苦惱,他要努力拚搏,希望改變他那不寬裕的農家日子,並且顯揚他們那引以自豪的姓氏,毅然棄農求學,希望用知識來奮起抗爭,改變現實。天隨人意,他以優異成績被盧布林這座重要城市的一所男子中學聘做教師,而且後來當上了校長。他對科學知識有一種不知疲倦的追求和渴望,也希望擁有一個同自己一道願為教育和科學事業共同奮鬥的妻子。當他得知弗瑞達路一所辦得非常紅火的女子中學校長是一個美麗聰明的女子時,很快就找上門來求婚。他的才華和翩翩風度,很快就得到了這位出類拔萃女子的青睞,不久他們就瞞著父母墜入愛河,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婚後,為了妻子和家庭,斯可羅特夫斯基很快回到華沙,在一所中學教數學和物理學。這樣,他可以為被稱作“工作狂”的妻子減輕一些負擔和勞累,更使他們甜蜜的愛情錦上添花。不久,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接著,又有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孩子。這群小夥伴使他們的家鬧哄哄的,亂糟糟的,但卻擾不亂他們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波蘭人極喜歡用愛稱,總是用“素希雅”代替大女兒的名字蘇菲,兒子約瑟夫成了“約齊歐”。二女兒海倫威成了“希拉”。1867年11月7日,一股喜氣又降臨到弗瑞達路這所女校裏,斯可羅特夫斯基家又添了個女兒。因為這是第五個孩子,夫婦倆雖然不是那麼感到喜出望外,但仍興高采烈。他們為這個小女孩取名叫瑪麗婭,愛稱是“瑪麗希雅”。由於她長得漂亮而浪漫,一對甜甜的酒窩,一雙灰色的大眼睛,一頭卷曲的金發,可愛極了,哥哥姐姐們圍著她嬉戲。斯可羅特夫斯基夫人更是特別喜歡這個有著寬闊前額的小女兒,她認為這是聰明的象征。於是在她睡搖籃時又有了一個滑稽的綽號,“安秀佩希歐”。斯可羅特夫斯基夫人從不擁吻自己的孩子,當她的瑪麗婭在搖籃裏發出“啊!”“哇!”的嘰喳聲時,她的母親總會用她那輕柔的手指撫摸她最小女兒的前額,用她那一絲示意,一個微笑和親切的一瞥中,給女兒一種極深厚的慈愛,給自己極強烈的欣慰。這個美麗聰穎的小姐已經是一個多思多慮的婦人了。小瑪麗婭在弗瑞達路這所女校裏隻住了幾個月,就在1868年夏,她的父親烏拉狄斯拉夫·斯可羅夫斯基被任命為諾弗立普基路那所“男子中學”的教師兼副督學。通情達理的斯可羅特夫斯基夫人不得不適應新的環境,帶著孩子,全家搬進丈夫因新職務得以居住的整套住房裏。新的環境和條件使得斯可羅特夫斯基夫人不可能既保持女校校長職務,又照顧培養她的五個親生孩子。在家庭和事業互相碰撞的情況下,斯可羅特夫斯卡夫人毅然決定犧牲自己,支持丈夫的事業,培養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履行妻子和母親的職責。她非常遺憾地辭去女子中學校長的職務。從此告別了她心愛的事業,告別了弗瑞達路那所住了八年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