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暮春時節,最怕遇到冷空氣,風雪交加的惡劣天氣讓人難以抵擋。
就像今天這樣,天空布滿了灰黑色的雲塊,細雨瀝瀝,冷風嗖嗖,楊樹在下午上課前才吃好午飯,披了一件藏青色大衣蜷在學教室裏看書,卻依舊腳冷手麻。
於是旁邊的奶茶店點了一杯特騰騰的奶茶。太熱的茶不能入口,待稍微晾一下,翻幾頁書的功夫再回頭來喝,奶茶早已沒有了一絲熱度。想用一杯茶的溫度來取暖的奢望隻得作罷!
楊樹的這個年過得很不好。
上學期的期末成績下來之後,母親一臉茫然地看著楊樹,語重心長的說道:“你是怎麼搞的?期末總成績才考200多分,全班倒數第二,還是特長班的倒是第二。”
父親對於楊樹的學習方法從小就了解,相信他隻要願意花點時間考上大學是沒問題的。固然成績沒母親那樣看重,更關心楊樹的學習成長:“下學期努力啊。今年又讀了幾本好書啊?有什麼心得體會說來聽聽?總結出自成一例的故事沒有?”
楊樹隻能一個勁的回應道:“下學期,下學期一定努力!”
有機可乘的楊開在家族也是添油加醋的公然挑唆:“我就說嘛,他當初肯定是作弊或者買答案了。不然怎麼可能在勞教所裏麵都能考進實驗班。以前大凱民中的特色實驗班都是交高費進去的,也隻有二叔舍得讓那個敗家子揮霍呢。”
“還是我家楊開懂事,這次考試又是全年級第二名。”楊開父親逮到這種機會,當然更不會放過:“我家那娃兒說,楊樹整天就知道玩。平常總是大手大腳的花父母的血汗錢,到哪兒都是他請客呢。真是不孝!!”
“這個娃娃是沒救的了,都不知道他是怎麼考的,蒙也不隻這點分數。”
“還不是他爸媽慣出來的,自律能力差得很。”
鄉村的街坊、親戚也都七嘴八舌……
臨行前,父母再三囑托,平常要看書。父親說哪怕課外書也行。母親希望能考個好大學,家裏還沒有出個大學生呢。想著這幾天父母的麵孔,開學後楊樹比上學期收斂了很多,下午待在教室看看書,寫寫讀書筆記,總結自成一例、舉一反三的心得。
楊樹之所以喜好看書,喜歡各種野史典故,最喜歡的就是把書籍裏麵的人物替換,故事替換,相互穿插,編寫出一人新的主角、一套人物形象故事,自成一例,舉一反三。
比如當初算計包林二人時,就來源於他運用了《晏子春秋》、《水滸傳》與《三國演義》相互穿插,自成一例的心得,再舉一反三後學以致用的。
每當他總結出自成一例的讀書心得時,充斥在自己無限的想象空間裏,舒爽的感受著這種無比享受的成就感。
實際上他的腦子活,也是因為從小養成的這種讀書習慣與思維方式,真不是智商有多高。
……
楊樹在這樣磨人的天氣下看書,不一會便有些倦意,隻好起身活動一下來增加肌體的熱量。從後窗望出去,可以看到今年才新開的奶茶店,門口的蒿草已經有了些許綠意,幾顆不知名的小樹也展開了新葉。
楊樹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暗罵一聲:笨!!在教室裏看書,不如到奶茶店裏麵看書,可是有暖氣呢。
一來二往便於奶茶店的年輕老板娘混得很熟,楊樹還給自己買來一個專屬單人沙發,相當的有格調。
可能是天氣太冷,以前那些狐朋狗友們大多都選擇宅在屋裏,出來耍的比去年少了些。楊樹樂得如此,倦在專屬沙發上看書,一看就是一整天。
晚自習期間,店裏沒什麼人。每當這個時候,老板娘要去接送報了課外舞蹈班的女兒,便讓楊樹臨時幫忙看看店鋪。於是,楊樹又成了小老板。
……
“文姐?來一杯原味奶茶。”一道甜美的聲音如空穀幽蘭,甜如浸蜜。
楊樹看見一雙帶著稚氣被長長的睫毛裝飾起來的幹淨眼睛,愣了愣神,清了清喉嚨:“請問要喝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