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2 / 2)

這算是幫宋綬稍稍的開脫,可趙禎的反問一時間讓文武百官張口結舌:“朕為何要擴大軍隊?”

在他們的固定思維中,加強軍備便是擴充軍隊,軍隊的人數越多軍備也就越完善。

甚至連寇準都奇怪的問道:“陛下要重整軍備,難道不要擴充禁軍?”

趙禎的聲音徒然的拔高:“還擴充禁軍?!國朝都快被三冗給拖垮了,如何還能擴充禁軍!不光不擴充,還要裁撤廂軍!”

這下百官更是摸不著頭腦,見他們的模樣趙禎道:“我大宋幅員遼闊,嶺南,荊湖兩地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最易種植稻米,朕打算把多餘的廂軍全數派往兩地開荒種植,由三司支付糧草,不足之處從朕的內藏庫中支取!”

這倒是個好注意,可文臣卻有不少微微搖頭魯宗道更是臉色大變道:“官家不可!自古以來嶺南之地多瘴氣,虔州龍崗、安遠二縣有瘴,朝廷為立賞添俸甚優,而邑官常缺不補。他官以職事至者,率不敢留,甚則至界上移文索案牘行遣而已。如此多的廂軍全數移居嶺南荊湖怕是不妥!”

趙禎點了點頭:“瘴氣之事朕自然知曉,朕已經派王唯一等眾多名醫前往嶺南和荊棘北路查看瘴氣之源頭,如若能除便為我大宋增加無數糧食!”

聽到趙禎這樣的解釋文臣中爆發出激烈的討論,大宋的糧食產量一直不少,但是糧價卻很難穩定,對與商人來說,借著天災大發國難財再是正常不過,不少出身貧家的官員極力的反對商人哄抬糧價的行為,卻想不出開源的辦法,如今聽說官家要開發荊湖南路和嶺南之地大為高興。

趙禎早就把嶺南這片肥沃的土地放在規劃之中,所謂嶺南是指五嶺之南,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

後世著名的珠三角和長三角便在那裏,長期以來天然屏障,南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係,使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遠不及中原地區,故被北方人稱為“蠻夷之地”。

即使唐朝宰相張九齡在大庾嶺開鑿了梅關古道以後,嶺南地區才得到逐步地開發,可瘴氣之地又阻礙了中原王朝開發的步伐。

趙禎派遣王唯一等數位名醫去查看瘴氣所造成的原因其實隻是個表麵文章。

所謂的瘴氣隻不過是熱帶原始森林裏動植物腐爛後生成的毒氣,主要原因就是無人有效地處理動物死後的屍體,加上熱帶氣溫過高,為瘴氣的產生創造了有利條件。

隻要沿著森林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便能消除這種毒氣,古代人們對瘴氣的認識非常有限,實際的致病的瘴氣大多是由蚊子群飛造成的。

大量帶有惡性瘧疾病菌的蚊子聚集在一起飛行,遠遠的看就像一團黑沉沉的氣體。人畜被它們叮咬過之後,便會感染惡性瘧疾。

大規模的開發可以去除瘴氣的威脅,趙禎本打算利用商人進行開發,但現在將門和世家多有經商,讓他們去開發嶺南還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不如把開發工作交給整日無所事事的廂軍更為可靠。

趙禎原本是打算在軍事學院中給將門留一些位置的,可將門的抱團態度讓他擔心。最近幾年還是不招收將門子弟為好,等兩年之後軍校培養出將才能壓製住將門隻有再從將門中招收後輩子弟。

13464/38150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