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日噠措已經處於瘋狂的邊緣,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沉默許久的噶日噠措終於爆發了,他受不了這樣不斷的消耗吐蕃的士兵,屍體在瑪兒敢的城牆下已經堆積如山,即便如此,宋軍的防禦還未出現搖搖欲墜的景象。
宋軍防禦之下的瑪兒敢城,就如同高聳的岡波仁齊一般在那裏,從未因為吐蕃大軍的進攻而撼動一下。
這在噶日噠措的認知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五千宋軍守衛的瑪兒敢能有多強大?即便是占據了地形優勢,但自己手中的兵力可是十倍於宋軍啊!
五萬人進攻五千人駐守的城池,這幾乎是一戰而下的事情,但眼下吐蕃大軍卻被阻擋在瑪兒敢城之外寸步未進!
這是吐蕃人的恥辱,也是噶日噠措的失敗,時間越來越緊迫,他要盡快的突破宋軍的方向奪取瑪兒敢。
明知大宋的皇帝就在城中,但自己卻在城外束手無策,這讓噶日噠措便的很沮喪,宋軍戰力強大多依賴於火器,而攻城戰中,宋軍的火器就仿佛用之不竭。
噶日噠措不知道城中儲備了多少的火器,但一定數量不小,一旦吐蕃大軍攻城,宋軍的火炮和火槍就沒停過,並且還有持續不斷的火藥彈攻擊。
其實這場攻城戰最大的難度就在於吐蕃人無法登上瑪兒敢的城頭,木質的攻城雲梯在宋軍幾顆火藥彈之下便會支離破碎,而恐怖的白磷更是會讓戰場變成“人間燒烤地獄”。
在這短短幾天的攻城戰中,噶日噠措已經損失了近兩萬人的吐蕃勇士,這對他來說是一場致命的打擊。
宋軍並未殺出城外,也沒有援軍抵達,而是僅僅依靠瑪兒敢城進行防禦而產生如此多的殺敵數量。
每一次攻城都是吐蕃人主動進攻瑪兒敢的,並且在攻城之後也是吐蕃人自己助動撤退的,這相當於是噶日噠措自己在找死。
眼下他是真的憤怒了,熊熊的怒火在他的胸膛中燃燒,吐蕃人不能收到如此的奇恥大辱,眼下瑪兒敢就在眼前,若是不能一鼓而下,那恐怕是再也沒有機會。
軍中開始出現怯戰的聲音,不少的偏將軍來報,手底下出現了逃兵的現象,他們認為宋人是魔鬼,是不可戰勝的。
噶日噠措知曉,眼下吐蕃的士氣受到的衝擊,宋人兵法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幸虧宋人在瑪兒敢沒有援軍,否則眼下自己手中的三萬多人必定潰敗。
但現在自己還沒有徹底失敗,宋軍駐守瑪兒敢兵力也有所消耗,也許崩潰就在一瞬之間,而現在就該是壓上一切的時候了!
噶日噠措立刻下令,全軍衝擊宋軍防線,勿必一鼓而下瑪兒敢,同時他還宣布,若城破,可屠城三日,以對瑪兒敢當地百姓未對宋軍下手施加的懲罰。
瑪兒敢的富裕沒有吐蕃人不知道,這裏原本是一座小部族的聚居地,後來宋人在這裏解放了大量的農奴,而這些農奴成為自由之身後便得到了做生意的資本。
宋人最大的好處便是在占領之地通商,這是老早之前遺留下來的問題,即便是後來角廝羅率軍奪取了瑪兒敢之後,這裏的習慣還是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