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皇宮,這對一般的帝王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帝王這個“職業”相當的特殊,他的存在有時就是給人以“安定”的感覺。
即便是趙禎離開皇宮,離開了天下權柄所在,大宋依舊“正常運行”,他定下的大政方針不會改變,朝政也不會懈怠,甚至眼下的趙旭比年輕時候的趙禎更加勤勉。
從中樞到六部,每個府衙各司其職,在法度之內辦事,尋常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甚至效率更高。
趙禎的皇權從不會敢於各部甚至是朝堂上每一個衙門做事,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長時間的運作下來,卻給了朝臣們以前所未有的感覺。
當然,趙禎每日還是會收到各種各樣的奏疏,這些奏疏都是關於大宋重大事項的變動,以及緊急的事情。
災情,邊情,等等但這些趙禎也在把主動權交給趙旭的手中,他隻是需要知道大宋發生了哪些事情,需要知道太子和朝堂上是如何處理的,如此便夠了,趙禎並沒有打算過多幹涉。
抱著三才收養的最小的孩子“討來”趙禎望向三才道:“這般的孩子你也願意收養?”
三才有些尷尬,但同時充滿期許的說道:“官家,別看這孩子嘴唇如兔,但模樣俊俏著呢!被父母嫌棄丟在福田院,奴婢不忍便抱了回來,您瞧瞧她這眼睛,是不是比夜星還亮?”
在看到了“討來”的眼睛後,趙禎便不再說話,這雙潔到令人自慚形穢的眼睛根本就不是一個成年人,尤其是謀算頗多的成年人所能凝視的。
討來是兔子的別稱,趙禎知道自己懷中的孩子是個兔唇患者,這在後世都是一種難以避免的先天性疾病。
千分之一的概率被人遇上了也沒有辦法,是打娘胎中便已經形成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人沒有辦法選擇也沒有辦法改變。
放下討來之後,趙禎便起身道:“這孩子的眼神太過純真,你和朕都不應該玷汙她。”
三才大驚:“官家說的哪的話!能得您這般的聖君誇讚是討來的福氣,她早已說過這世上最為仁慈的人便是官家您了。若不是您,她在福田院早就被餓死,您改革福田院,讓後宮的娘娘們每年監察,這大宋各路州府的福田院可早已大變了模樣,便是疾苦之地的福田院也多受朝廷貼補!官家您是咱們大宋最大的善人啊!”
趙禎搖了搖頭:“朕不是一個善人,在這一點上朕和東城豪門沒有區別,都是有錢了,有權了便開始用這兩樣東西換取世上最為尊貴的東西!”
三才不再說話,他知道官家有時候擰起來誰勸說也沒用,但眼下他還是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問:“官家,咱們這次出宮不會單單是躲避那些勳貴吧?”
趙禎斜了一眼三才:“你這殺才倒是無趣,眼下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朕難道要為了看猴戲連天家的臉麵都不要了?”
“您這……走了便是…………”
三才的意思很明顯,趙禎就差大嘴巴抽他了,自己走了不搭理這些勳貴不光是為了天家的臉麵,更是為了讓這些人無處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