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1 / 2)

紫宸殿中,趙禎有些意外的看著跪在地上的王素,邊上的三才也是一臉的詫異,他們都沒想到王素居然會入宮請罪。

當然,趙禎不得不承認這是最好的辦法,也是王家最後的出路,他在之前就一直期望王家能夠主動的“自首”,畢竟是王旦的後人,趙禎對這份師生之情還是有所惦念的,每每王旦的忌日,趙禎都會給王家以或多或少的賞賜,自己也會帶上三五小菜,去往先帝的太廟之中瞧瞧王旦的遺像,和他說上一會話。

對於王家參與到東城豪門之中,趙禎在心中是極為憤怒的,這是他老師王旦的家,王家的行為簡直就是在褻瀆王旦。

這種感情很複雜,有點類似於愛屋及烏,一麵不希望打擊王家,另一麵卻對王家的行為而感到“背叛”,對待王家,趙禎是矛盾的,他不知道該如何打擊這個家族,趙禎已經不止一次給王家機會了,尤其是王雍和王衝兩人。

說到底趙禎是掌握了政治權利的帝王,中國曆史上對威脅國家的打擊手段最簡單不過,便是帝王使用手中的權利從政治上進行強製操作的。

這一點曆朝曆代都沒有改變,趙禎掌握了最終力量,完全能使用國家暴力機器直接對東城豪門進行打擊。

至於官員就更不例外了,趙禎完全能夠對王雍,王衝兩人進行裁撤,罷免,但他卻沒有這麼做,究其原因便是王家的地位。

對於東城豪門培養出的人才,趙禎也沒有太大的打壓,因為現在的大宋朝堂需要的便是新生力量,需要的便是人才,一個國家越是龐大,越是繁榮,就越需要人才的不斷累積,隻有如此才能讓整個國家繼續保持繁榮昌盛。

當然,趙禎也不希望大宋的朝堂動蕩起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若是過分的打壓和東城豪門有所關聯的官員,會使得大宋的朝堂產生動蕩。

趙禎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如此,也是為何趙禎一直在從經濟上和東城豪門之間博弈的原因。

經過趙禎的改革,大宋的官職,政治體係已經非常穩定,他不可能動搖這種改革結果,甚至摧毀它,而這種穩定也是為了大宋的未來說考慮。

皇權不斷加強的同時,官員的權利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擴大,而趙禎最希望推進的東西便是律法的至高地位。

若是皇權做的太過,便會讓律法顯得蒼白無力,同時破壞大宋的政治生態和經濟生態,因為都是自己花費大量時間培養出來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因為東城豪門而使用強權去毀滅一切,這也是趙禎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王素突然到來請罪,讓趙禎在某種程度上鬆了一口氣,瞧著跪在地上的王素,趙禎頗為感歎,這小子和王旦長得最像,甚至在氣質上也頗為相似,那種深入到骨子裏的溫和君子氣讓和他在一起的人非常舒服。

即便是跪在地上認罪也沒有給人一種非常誠懇的感覺,趙禎指了指邊上的椅子道:“坐下說話,三才去那些酸棗來。”

趙禎簡單的一句話讓王叔突然顫抖了一下,酸棗是他最愛吃的東西,因為常年在外奔波,睡眠不好常常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醫者囑咐他多吃酸棗有利,常年下來他也已經習慣,沒想到官家到現在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