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國公府最大的敗筆就在於思維上,無論是趙宗說還是趙仲旻都認為此事已經結束,官家也給了懲治的處罰,祁國公府算是沒事了。
但事實上趙禎是根據趙宗說之前犯下的錯給出的懲罰,而前提是不死人,一旦死人了,事情的性質就變了。
最要緊的是,無論趙宗說還是趙仲旻都以為這件事可以推卸到吳管事的頭上,但事實上卻是不然,因為有一個小娘子從祁國公府上逃了出來…………
這是最為要緊的人證,而且人證就在大理寺中,並且張知白在得到祁國公府發生的命案後第一時間就把這位姓張的小娘子照顧起來,就是擔心她的性命。
張知白是個明白人,他知道事情到了這一步祁國公府不會善罷甘休,官家更是不會善了!朝堂上的事情有些都是人所共知的秘密。
誰看不出來官家已經要對祁國公府下手?這時候若是自己這裏出了紕漏,那後果,張知白想想都覺得膽寒。
作為朝臣,張知白雖貴為集賢殿大學士,但依舊如同平凡的讀書人一般,他是敬畏皇權的典範,在他看來除了天地之威外便是皇權。
無論如何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說秉公處理,一旦官家下旨要求自己審理祁國公府一案,自己就必須以最快,最公正的手段進行。
從退朝至回到公衙,張知白一共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便是把張家小娘子給保護起來,第二件事便是派人不斷的從祁國公府打探消息。
隨著差人不斷的回報,張知白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是不想徹底得罪祁國公府的,畢竟祁國公和馮翊侯都不是能輕易得罪的。
但這是最好的情況,能不得罪的情況下誰也不會得罪他們,但若是必須要在官家和祁國公府之間選擇的話,張知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站在官家一邊。
宗室在文臣之中本就不受待見,而出自軍武院的武將怕是對宗室也沒有多少好感。
眼下從祁國公府傳來的消息看,這次祁國公趙宗說的爵位怕是都難以保住,下次可能便是侯或是伯……
死了五個小娘子,眼下大理寺中的張家小娘子是唯一的活口了,這時候傻子都知道她的重要。
原本張知白還並不是很在意張家小娘子,但當他見過她之後便被這個小女子的才智所震驚,能從戒備森嚴的祁國公府逃出,而且還能前往北平府申冤報案,並且知道自己會被移交到大理寺,這樣縝密的思維便是一般男兒都少有的。
究其原因,她上過官家在神都城開辦的學堂,懂得的東西不比一般的男子要少,跟在重要的是她的思維很跳脫,能想到許多一般人想不到的事情。
此次張家小娘子能從祁國公府逃脫,運氣固然重要,但她靈活的腦子更為重要,張知白已經攤開奏疏動起了筆墨,詳細的把張家小娘子從祁國公府逃脫的經過寫下來。
“銅鑼巷張氏,神都學堂者,一女子也,其思維之敏捷,膽氣之過人,巾幗不讓須眉!囚於祁國公府,趁仆不備,以鐵條斷鎖鏈一扣,棉布包之,未有聲響。遁與廊曼之中,繞仆從而避,行至花園,入深叢,以石為梯子,越牆而出,從容整妝,信步而往北平府。路人未見其異,差人未見其亂,此乃世間少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