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2 / 2)

神都城中不光有水泥路,還有石板路,這種路比水泥路更加結實,而且不用時常維修,承重更多,路麵更加平整,但相應的耗費也更加巨大。

當然,馬車在上麵行駛也更加平穩,大宋的馬車也和尋常的馬車大有不同,坐在上麵仿佛是在平地雲走,一點也感覺不到顛簸,稍稍的搖晃也是因為趕車的馬夫在避讓行人時所產生的停頓。

這個王朝很怪,對外張牙舞爪,鐵血異常,但對內卻是如同聖人治世,百姓不懼權貴,反倒是權貴要處處避讓,不敢輕易惹是生非,聽說一個叫餘靖的官員坐鎮巡檢司之後便更是如此了。

權貴們恨不得舍銀子給百姓以博一個好名聲,現在神都城中流傳一句話:“權貴者輕,小民者重!”

也不知是誰說的,反正上至朝堂相公,下至街頭小販都誇讚這句話說的好。

大宋的百姓走在街上不會懼怕權貴,越是權貴之家,素質涵養便越高,彬彬有禮不說,更是尊老愛幼。

仁欽桑波親眼所見,一個權貴之家的衙內把馬讓給一個生病的老伯去瞧病,還說什麼“坐城大篷車太擠了,給老人家看病重要”。

至於所謂的大篷車仁欽桑波不是沒見過,就是一輛加長了的馬車,得益於大宋的水泥路,一輛馬車最多能掛三個車廂,坐下近二十人不成問題,甚至還能擠下更多。

仁欽桑波拍了拍腦袋,這還是自己認識的世界嗎?什麼時候權貴會把小民看的如此重要了,什麼時候權貴不再囂張跋扈了?

這神都城之中簡直就如同西方極樂,不,西方極樂都比不上,哪有西方極樂的人還笑著賠錢給人家的?!

想到這裏仁欽桑波打了個哆嗦,要是大宋的每一座城池都變成這樣,那大宋真的能做到八百年的太平。

他熟讀史書,知道世界的真實模樣,但眼前這世界給他的卻是極大的不真實,最震撼的地方在於大宋百姓識字,尤其是神都城中,幾乎個個都識字!

便是街邊給人修麵的劉一手都是如此,他在進宮之前特意尋那人休個麵,誰知道他不光識字,還能背典籍!

《尚書》中的《大禹謨》被他背的是頭頭是道,背完之後還要對邊上聽的乏味的小童大喝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十六字乃我華夏之心傳!不可忘,莫敢忘!汝可懦弱苟且,卻不可違背心傳,否則為父不滅你,天必滅之!”

佛祖在上!

仁欽桑波當時就想逃離這個詭異的城池,什麼時候一個剃頭匠人都知曉華夏的心傳了?!還能義正言辭的教育子孫,這樣下去宋還了得?!

看著灑下一把銅錢匆匆離去的仁欽桑波走後,邊上的小子抬頭望向匠人道:“大人,剛剛的話孩兒記下了,可是啥意思?”

匠人打了兒子的腦殼回了一句:“問先生去!老子咋個知曉?之前聽隔壁的李二郎說對他家小子說的,李二郎是教員,他說的準沒錯!”

13464/491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