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壑被搜捕到是必然,因為是他在城中直接散布的消息,馬拖死人這種事情很正常,也是非常殘酷的刑法之一。當然烈圖克有更加殘忍的石刑,但這需要時間…………
烈圖克在殺了林壑之後心中有了一絲報複的快感,他覺得大宋不是不可戰勝的,隻要自己逃到熾祿城就能再次組織力量抵擋大宋的入侵,或是謀求與大宋的談判。
隻可惜宋軍不會給他這個卷土重來的機會,狄青是多年征戰的帥才,大宋的軍隊早已在和四周各國的戰爭中磨練出了靈活的戰法,滅國之戰也不沒有進行過,早已有了萬全的準備。
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等等一係列的手段早已玩的熟絡,可以說大宋是從戰爭中逐漸成長起來,逐漸繁榮起來的,大宋軍隊的基本就是在各種戰法之中曆練出來的。
當八刺沙袞的守軍也是東汗的主力脫離八刺沙袞後,他們便走上了一條絕路,利用百姓試探是個好主意,隻不過黑汗軍隊屠殺自己百姓的行為連宋軍都覺得不恥。
大宋的斥候早已觀察到了烈圖克大軍的動向,並把他們的一舉一動向狄青彙報。
同時也向遠在北方的蔡伯俙所部彙報,蔡伯俙在狄青的授意下領著一萬餘人的神衛軍早早的埋伏在了北方,狄青在圍城之前就已經觀察過地勢,圍三缺一之下,八刺沙袞的守軍必然向北方的熾祿城逃竄。
在戰爭開始之前,狄青就已經推演了多種可能,並準備好了伏兵,宋軍是黑汗軍隊的數倍,但攻城之戰不易,若是黑汗人負隅頑抗,宋軍也會有不小的損失,這是狄青最不希望看到的。
因為他手中的三十萬大軍還是有一個目標,西汗,若是能以最小的損失奪取東汗,那他便可全力攻伐西汗,即便是有塞爾柱人在背後撐腰他也沒有任何顧慮。
此時的蔡伯俙正在嚴陣以待,他甚至已經能聽見隱隱約約的馬蹄聲和行軍的步伐聲,黑汗可不是契丹,也不是大宋,沒有那麼多的戰馬,許多士兵都是用腳趕路。
這裏是八刺沙袞守軍的必經之路,四周的風沙形成的丘壑,隻有這一條通途,想要向北逃竄就必須經過這裏,但唯一的缺點便是這裏距離八刺沙袞太遠,蔡伯俙必須要堅持到援軍抵達。
在無形之中,八刺沙袞的守軍被“騙出”了堅固的城池,同時宋軍也堵住了他們退路的同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或是一個葫蘆陣。
蔡伯俙的一萬神衛軍已經嚴陣以待,當八刺沙袞的守軍出現時,蔡伯俙緩緩的舉起手中的戰刀,而隨著他一同舉起的還有無數的火槍。
密密麻麻的火槍組成了一道密不通風的“樹林”,燧石機括的清脆聲接連響起,如同樂器奏鳴出的美麗音符,隻不過這些節奏感極強的音符是致命的。
蔡伯俙的手遲遲沒有揮下,他在等待,等待黑汗人進入最佳的射程,同時也等待他們的後方完全進入埋伏圈。
宋軍的軍陣之中安靜異常,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隻有眼睛不斷的瞟向蔡伯俙高高舉起的戰刀,而蔡伯俙緊緊的盯著邊上的丘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