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又摸到了熟悉的東西,這是屬於他的“另一半”而同樣的,無數退役的老兵獲得了兵器和裝備,他們仿佛“涅磐重生”一般,迅速的在軍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
短暫而有力的點卯之後,一輛馬車出現在徐大等人的身前,幾人對視一眼敏捷的跳上馬車。
因為有公路,因為三定山不過是一個臨時的軍營,所有前來的人在領取武器之後便立刻上車向遙遠的西北行進,在大宋的每一個州府之中都有這樣的臨時軍營。
蔡伯俙知道趙禎用兵的基本要求,速度,以最快的速度集結大宋的後備軍,讓他們在寧夏路稍稍熟悉之後便開赴於闐前線。
朝廷組織的現役軍隊已經在於闐集結完畢,但隻有預備軍抵達之後,他們才能正式的開啟對黑汗的西征之戰。
此戰雷霆萬鈞,此戰迅如奔雷…………
馬車在公路上飛馳速度驚人,隻有在抵達驛站的時候才能稍稍停歇,換馬套車一氣嗬成。
但在抵達寧夏路的時候,徐大才猛然發現,通往於闐的道路不再是公路,而是兩條很在黃沙塵土之上的鐵軌…………
三十萬大軍抵達寧夏之後,便全數投入到了鐵軌的鋪設這種,這條鐵路不是大宋最長的,也不是最為崎嶇的,但卻是最為鋪設最為困難的鐵路。
這兩條鐵軌是蔡伯俙的“秘密武器”,他知道趙禎不光要對黑汗用兵,在將來還要對塞爾柱人發動進攻,有了鐵軌之後,即便是沒有火車,馬拉車廂依舊能完全大量的運輸。
有錢就是奢侈,千裏的鐵軌從寧夏路的興慶府一直延伸到了於闐的於闐城中,沒錯,於闐的路治就在於闐城,因此得名。
於闐為何被趙禎看的如此重要?
不光是因為這裏是對抗***東進的前線,更是因為這裏正好在塔裏木盆地之中給,它華夏境內麵積最大的內陸盆地。
盆地處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之間,一半在大宋控製的於闐,另一半在大契丹控製之下的西域……盆地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衝積扇和衝積平原,並有綠洲分布。
大宋若是能得到這片土地,將會有一大片的農業耕種地出現!
喀什噶爾河、渭幹河等也彙入塔裏木河,後因灌溉耗水過多,與塔裏木河間已斷流。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帶已發展為灌溉綠洲。
這裏光照條件好,熱量豐富,能滿足中、晚熟陸地棉和長絨棉的需要。
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積累養分,又不利害蟲孳生,高產穩產區。瓜果資源更不用說,極其豐富,後世著名的庫爾勒香梨、庫車白杏、阿圖什無花果、葉城石榴、和田紅葡萄等都產自這裏。
趙禎極少做出沒有投資的戰爭,不能夠從戰爭中獲得好處,發動戰爭的意義何在?
13464/476547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