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範仲淹(2 / 2)

即便是大宋有這實力,但還有一點範仲淹和大多數參知政事們想不通:“陛下,我大宋富有四海,南至三佛齊,北至蒼耳,東至海東,西至寧夏,何以不毛之地而伐之?黑汗不過西域小國,螳臂擋車,蚍蜉撼樹,以於闐之戰為計較,有失大國氣度!”

趙禎點了點頭,確實如範仲淹所說,但他同樣有反駁的理由,而且很充分。

“天朝上國…………不以武功震懾四方何以為天朝,不以國力碾壓蠻夷何以為上國?漢唐以驍勇之兵威震天下,放有強漢盛唐之說,我大宋倒是征戰四方,可外族蠻夷依舊侵擾?豈非不足也?!”

這個問題難以作答,大宋的領土相比漢唐本就逼仄,但漢唐是在對外反擊之下逐步擴大疆土的,範仲淹當然知道官家的用意,可你放著遼朝,西域,吐蕃不去攻伐,反倒是對遙遠的黑汗用兵,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陛下,我大宋北有遼朝在側,西有吐蕃居於高原,此而這如虎狼環伺,何不…………”

趙禎揮了揮手:“朕當然知曉,但黑汗位於西北之地,連通於闐,居於西域之北,若得黑汗,鞏固之,東進可攻西域,遼朝,南下可直趨吐蕃。”

“陛下!黑汗遙遙之遠矣!轉兵而下,豈不……豈不頗費周章?!”

趙禎嘴角微微掛起,範仲淹的態度他已經知曉,並不是拒絕戰爭,而是覺得攻伐黑汗成本高,收益小。

緩緩從作為上站起,花廳之中看著花廳之中安靜如雞,指了指正裝作鴕鳥的蔡伯俙道:“黑汗之重,蔡副使知曉厲害!”

一句話把問題拋到了自己的身上,蔡伯俙心中叫苦,但看著趙禎威脅的眼神,轉頭露出自認為最自信的笑容對範仲淹道:“宰執有所不知,黑汗乃是絲綢之路之中段,而遼人國力複蘇全仗絲路之繁盛矣!”

瞧見範仲淹露出思考的模樣,蔡伯俙趁熱打鐵:“遼人占據西域如守絲路之門戶,外貿國產與外邦,恢複國力,重整上京各部,休養生息,而黑汗位於絲路之中段,一旦拿下,如噎在喉,遼人必亂矣!”

道理簡單淺顯,範仲淹當然明白,但對於他來說,大宋北伐黑汗還是太過驚人,太過膽大,隻不過這時候他也實在拿不出合理的借口。

他知道,趙禎是打定主意要北伐黑汗的。

“朕之滅國黑汗,一來可宣揚大宋之威儀震懾背後之圖謀不軌之國,二來可讓遼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三來扼守絲路之繁華,四可為日後用兵留有餘地!”

趙禎這四點列舉出來,即便是範仲淹也無法反駁,思前想後道:“若是遼人有所異動,聯合黑汗前後而攻…………”

“她蕭撻裏不敢,一旦遼人有所異動,朕之大軍即可舍棄黑汗,東征西域,此得不償失也!”

“官家聖明!”

蔡伯俙的一句唱諾結束了範仲淹的對話,也給這次皇帝與宰執的相商畫上了完美的句號,範仲淹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反駁的了。

13464/47729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