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最喜歡做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個人躲在勤政殿之中,把所有的人都遣散,甚至連從東宮開始跟著他的三才都打發走。
空蕩蕩的大殿裏就留下他一個人,厚重的門簾蓋上了從外麵窺探的可能,勤政殿便成為一個黑暗的密室。
不知什麼時候,趙禎突然發現自己開始厭惡光明了,隻有在黑暗之地,陰暗之處才覺得舒服。
並不是身體上的原因,而是精神上的舒適,他覺得以前那個小偷小摸但內心光明的人死了,現在是一個外表上光明而內心狡詐的小人活著。
趙禎這個時候才發現,不是自己改變了世界,而是這個世界改變了他。
他忽然想起父皇死前曾經對他說的過得話,其他的,他都理解,唯獨這句他覺得是不理解的:世上隻有一國之君最難任之,你自覺大權在握之時,大限不遠矣!
現在趙禎才知道,父皇所謂的大限並非是死亡,而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改變,一種涅槃。
趙禎看著眼前巨大的輿圖以及上麵數不清的大坑和小坑,他終於知道皇帝為何分為三種,也隻有三種了。
明君,昏君,以及中庸之君。
明君便是徹頭徹尾的在殘酷的現實強大的壓力麵前改變自己,而昏君也同樣這麼做了,隻不過昏君是在往壞的方向改變,而所謂的明君則是把壞的東西都隱藏了起來,把光明的一麵展現給世人。
事實上在大宋對立麵王朝中的百姓也被趙禎的這層偽裝給騙了。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英明之主?或是換一個說法,曆史上的英明之主都是什麼樣的人!
趙禎拉開了一塊絲綢的簾子,這是來自蜀中的絲綢,雖然輕薄但卻不會透光,簾子之後,是一片另外的空間,仿佛是一個陳列室,又像是樞密院中的軍情室。
這裏都是趙禎的收藏或是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也是這麼多年來他積攢下來的戰利品,當然更不會缺少曆史上的明君畫像,但都是趙禎自己的“傑作”。
這是他和靈兒一起捏的泥人,雖然比較抽象但特點都是有的,手持一柄漢劍,一身漢服持劍而立的天子,這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而那挺著個肚子雙手持腰帶的人自然就是天可汗李世民了。
趙禎自從改變之後,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在這倆個人之前和他們對話,這是相當有趣的事情。
拿起邊上的彩繪筆,輕輕的在這倆個泥人的身上上色很快,便染好了許多部份,這樣的泥人還有許多,排在第一個的是卻是樣貌睥睨天下的秦始皇!
這個人是多麼的囂張,敢開天下之大不為的焚書坑儒,也是有多大的氣魄定下書同文,車同轍的定義。
他就是在亂世之中統一天下的始皇帝,也是從他開始,之後的每一代英明之主都或多或少的繼承了他的一個特性,大權在握,目空一切,從來就沒有什麼聖君,聖君都他娘的有一顆暴君的心。
焚書坑儒為的是什麼?當然是書同文,車同轍,消滅亂七八糟的文化,統一思想,但這也是民智人性的毀滅,可始皇帝必須這麼做,沒有一顆冰冷的心不可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