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戰力,十個蘇軾捆在一起也不是楊懷玉的對手,可要說處理軍中事物,他蘇軾便是一個頂尖的好手,軍中凡是冗長的不合理的東西都被他砍掉,為的便是達到高效,當然也便利了軍中的將士們。
軍營之中最是熱血,將士們之間少有摩擦便會被放大,雖然在戰場上是過命的袍澤,可一閑下來就把多餘的經曆放到了軍中,鬥毆,打架的不在少數,可自從蘇軾到了軍中便沒有這麼多的事端。
經曆多用不掉?好辦,那就來一場激烈對抗的足球賽,地方不需太大,隻需一個開闊地,雙方各有球門,在規定時間內哪一方得分多哪一方便是勝者,雙方之間的矛盾便有了高低評判,之後誰也不能再有口角。
對抗越來越激烈,蘇軾甚至把軍中足球的規矩都給改了,不光可以用腳,還能手!手腳並用不說,還可以利用身體進行撞擊,飛撲等等在足球中犯規的動作。
開始的時候楊懷玉嗤之以鼻,但很快他就被這種激烈的運動方式所吸引,自己也忍不住參與其中,而蘇軾便在其上加了難度,雙方將士為避免傷害,著甲胄以抗衡!
楊懷玉覺得蘇軾是故意的,穿上了甲胄是沒有了皮肉傷,但他娘的內傷能少?膝蓋的撞擊,肩膀的撞擊,抱摔,滑鏟之類的用上還能不受傷?
都是一片一片的淤青!
楊懷玉自己參加了一次之後便再也不上場了,但他對於這種激烈的軍中運動卻十分著迷,每每在邊上叫的最起勁的便是他,當然錢也沒少關撲。
如此一來軍中的口角摩擦便少了很多,也因為互相之間的配合在戰場上更加的默契了。
對於軍中管理方麵,楊懷玉不得不佩服蘇軾的治軍之術,雖然嚴厲的軍法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但眼下將士們是真心佩服蘇軾的手段,而不是屈與他的淫威之下。
更為讓楊懷玉羨慕的是,蘇軾在軍中的人緣特別的好,不知道為什麼,他這弱不經風的讀書人卻能得到五大三粗以武力為尊的軍漢交心。
軍中將士隻要有不開心的事情,往往會找蘇軾商量,家中老母患病,孩子逃學,妻子離家……等等無論什麼事情都喜歡找他去分說,而且總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事情也會順利的解決。
人們都稱蘇軾是軍中的先生,沒有他解決不了的難題,亦沒有他說服不不了的人,無論是什麼脾氣,隻要和蘇軾說話,終究是會被他說服。
他代寫的情書甚至幫軍中一個廝殺漢奪得了一位富家千金的芳心,隻不過蘇軾認為這是騙人,那漢子隻能跟隨蘇軾讀書去了……
天知道一個五大三粗隻知在戰場上如何一刀斃命的漢子,捏著一方墨研磨是個什麼模樣!
楊懷玉好奇的打量著一旁的蘇軾,直到他不滿的瞪了自己一眼才道:“你這些學問都是從何處學來的?軍武院?你又沒去過,別說是從書上看來的,我可不信這套把戲。”
蘇軾的騎術並不熟練,但也能在奔馳的馬背上不至於掉下來,緊了緊手中的韁繩,把身體壓得低一點,轉頭對楊懷玉道:“我這些東西也算不得是和別人學的,應該是從官家的言傳身教之中而來,算是天家的學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