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複蘇,但在這個初春的季節裏,趙禎卻收獲了他的第一個地瓜,這是從美洲大陸漂洋過海而來的食物,有著相當神奇的甘甜味道。
趙禎覺得,沒有什麼比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吃著烤紅薯更加適合這個季節的事情了,當然,天氣應該再冷一點才好。
一個自製的烤爐就在眼前,在孩子們和女人們期待的目光中,趙禎打開了爐門,原本還若有若無的香甜氣息,一下便的香濃襲人,這是一種特別的香甜,仿佛勾引著人的味蕾不斷的散發著口水。
炭火的煙味,紅薯外皮的焦香,在高溫中被紅薯自身散發的糖分所綜合在一起,形成一種類似糖漿一般的味道,醇香中帶著幸福的甜蜜味道。
三才匆匆趕來,但他卻不是衝著美味的地瓜,從他的表情看來,眾人便知道一定是捷報傳來了,這段時間大宋的北伐極為順利,甚至到了捷報頻傳的地步。
趙禎打開奏疏看了一眼便丟在一旁,繼續看著烤爐中的爐火,武衛軍和武烈軍加起來便十萬人,再加上精銳的千牛衛以及帶去的火器,若是拿不下一個興化城還真的說不過去,隻不過他們卻讓遼兵給撤走了,單單是這一點便功過相抵了。
兵出中京道不單單是為了中京道的土地,還是為了最大程度上的殺傷遼軍!
自己為何在拿下燕雲之後便止步不前?並非礙於禮法顏麵,更不是那一紙空談的“兄弟之國”而是因為中京道對於大宋來說唾手可得。
實在沒有什麼險要之地可以阻擋大宋的推進,亦沒有天塹阻擋,可以說出了燕雲之後便是一馬平川。在這種平原上最大的阻礙不是那一座座城寨,而是遼人來去如風的騎兵。
若是不能有效殺傷這些騎兵,即便是占下城池,以後也有的頭疼,遼人的最大優勢便是這些機動騎兵,他們的襲擾會讓整個中京道成為一片是非之地,這便是治標與治本的區別,所以趙禎對西線的戰況並不是十分滿意。
但對於武烈軍和武衛軍的所作所為卻是十分滿意的,並且決定對他們進行犒賞,八萬人阻擋遼朝二十萬大軍,雖然損失近半,但他們卻能在援軍抵達之後率軍反擊,並且追殺遼人至興化城外,這無論如何也是一場壯舉。
在趙旭趙昀趙靈三個孩子的歡呼聲中,趙禎把紅薯用鐵夾子夾了出來,不過和這三個孩子並沒有什麼關係,他們隻能看著,因為趙禎,王語嫣這對帝王夫妻才是最先享用的人,接下來還有楊采薇,薇拉,以及賀蘭雪……
宮中最重的便是禮法,雖然趙禎極力想要打破這東西但最重沒能成功,並且他發現,自己好似也不能打破它,因為這東西就是帝王區別於民眾的根本。
趙禎喜歡親力親為,尤其是對於這些留存在記憶中的東西更是如此,燙手的地瓜就是要趁熱吃,在騰騰的熱氣中吃才是最香甜的。
吹著氣,來回的換手,趙禎第一個撥開地掛上略微有些燒焦的皮,金黃色的內裏展現出來,使得禦花園的草地上爆發出一陣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