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說著,金伸權的聲音越來越小,在外人看來這是唏噓,但在趙禎眼中卻是對大宋的埋怨,或是說譴責!
趙禎揮了揮手打斷了金伸權接下來的話,此處已經有一些齷齪藏具其中,趙禎心中怒火旺盛,但卻不能發作,他要把事情再理清楚些……
作為大宋的天子,趙禎自然對這段曆史的真正麵目了然於胸,趙禎明白金伸權所表達的乃是高麗對大宋的怨恨,怨恨當年大宋馳援與高麗。
當年遼國與高麗首戰之後不敵遼朝,雖然表麵上向契丹稱臣,但暗中仍不斷請求宋朝支援,隻不過宋朝不願與遼朝交惡,對於高麗的求助均消極對待。
隻不過還有一段隱秘趙禎更加知曉,當年高麗人的大軍進抵遼朝安北府時,遼軍克高麗蓬山郡,俘高麗先鋒軍使尹庶顏,高麗成宗王治遂遣侍中樸良柔奉表請罪求和。
而遼朝忽然就把目標放在了大宋身上,別人不知道為什麼,趙禎卻清楚,遼朝對高麗的討伐隻是為了避免高麗與宋合謀,形成兩麵作戰的不利局麵,在達到威懾的目的後,遼軍遂退!
所以自始自終,高麗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棋子又怎麼會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即便如此,但不得不說高麗人見縫插針,在明白自己的身份之後,高麗人便開始向遼朝索要一些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高麗遣中軍使徐熙來使遼,請賜鴨綠江以東女真故地,遼與高麗約定,高麗“奉遼正朔”,向遼稱臣納貢並與宋斷交,遼則賜高麗女真故地。
可以說高麗太祖利用遼朝與大宋的衝突,從容的在其中撿了便宜,事實上並非是大宋不曾援助高麗,否則哪有太宗的第二次北伐?
雍熙北伐之前,大宋便與高麗暗有盟約,腹背夾擊遼朝,但遼人頗有先見之明,遣使赴高麗請和。當下高麗雖未敢妄動,遼決意先發製人於當年七月詔諸道繕甲兵,以東征高麗。
之後的事情便都對上了,太宗皇帝北伐燕雲之時,高麗人卻按兵不動,高麗國主王建乘機向遼朝索要鴨綠江之地,大發了一筆橫財!但犧牲的卻是大宋的利益。
國與國之間的無信促使大宋與高麗的斷交,但高麗卻反咬一口,以大宋不助高麗為名,先行斷交又奉遼朝為正朔,為了掩飾自己的懦弱,還暗地裏向大宋請求援助,實則高麗人知曉,大宋絕對出兵相助,而天下人都會覺得這是大宋的不對。
如此背約棄盟之舉,堪堪是被高麗人玩出了新高度,趙禎把一條條一件件整理清楚之後不覺得以是一身大汗,高麗之奸猾,顛倒黑白若斯!
但這些趙禎卻不能說出來,一來為了大宋臉麵,而來便為了眼下高麗藩屬之事,身為君王,有的時候卻不能不隱藏自己心中的情感,喜怒不形於色……
13464/453118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