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禦街前(1 / 2)

整個北京城已經變成了朝聖的地方,人們奔走相告,呼朋喚友,齊齊的往禦街而去,無他,大宋的帝王回來了,聖天子歸朝……

在這個時代,個人崇拜甚至已經達到高峰,帝王是一國之君,在儒家思想中人君是世上最高的統治者,也是華夏一族的族長,君父,世人皆是在宗族之中。

於是趙禎就成為這個時代最為耀眼的“明星”,所有人都希望一睹天顏,不光是看到真實的皇帝,更是為了能得到這位能與上天交流的皇帝賜福……

可以說,趙禎已經開始向聖人,甚至天人的位置轉變,這種轉變不是他刻意為之,而是人們通過他所作的事情,把他一步一步的送上神壇。

北京城幾乎已經是萬人空巷,所有人都跑到禦街兩旁看熱鬧,即便是北京城的禦街比東京城的還要寬闊也是顯得擁擠了,人數實在太多,北平府的衙役全部出動也不夠,最後隻能出動北京城中的禁軍維護秩序,否則很可能出現踩踏之事,到時必然釀成大禍,官家祭天回朝出了這種人禍,那時候就不是北平府知府事能擔待得起的。

所以身為知府事的韓琦格外小心,不斷的派人在禦道邊上奔走,大聲嗬斥膽敢擁擠上前的人,並且傳出話來:“尋死的殺才!陛下乃聖天子,今日南郊祭天回朝,祥瑞驟降,天光開而雲霧散,爾等喧鬧推搡成何體統?就不怕衝撞聖駕?!到時間非但沒有福祉降下,反而遭罪!”

這話確實管用,一時間禦街兩旁的百姓開始自覺的站好,並不向前擁擠,隻有孩子會在人群中亂竄,但很快被家長叫罵回到身邊,人群變得有序之後,距離空間也逐漸變大。

中心禦道,不得人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叉子之外,叉子裏有兩道磚石砌城的禦溝水道,其中種滿了蓮荷,而在水道的邊上種滿了桃,李,梨,杏,雜花其間,春夏之間,望之如秀。

這禦道寬約二百餘步,兩邊滿是店鋪,大多數與皇家或是朝廷都有買賣,應是臨街店門前有走廊,所以被人們稱為禦廊。

禦廊就在禦道邊上,裏麵允許小攤小販做生意,這是趙禎的特旨,商賈無不誇讚,沒人驅趕自家店門前的這些生意人。

而在這人潮湧動的時刻,他們小攤小販的生意一下子便爆好,隻要是個攤位便一定會坐滿了人,各種吃食琳琅滿目,炭烤的羊肉,一把香料便使人垂涎三尺,隻要賣力的吆喝幾句,便會有更多的人站在一邊等待。

因是快到中午,人們的肚子早已是咕咕叫,烤肉攤子,魚膾攤子,餛飩攤子,羊湯攤子……每一個都坐滿了人,食物的香味甚至飄到了城外……

百姓們都明白,相對於等待官家,用吃食填飽肚子更為重要一些。

而很快,百姓們沒有等來皇帝,卻等來了皇後娘娘已經後宮妃嬪,皇嗣,作為妻子兒女,他們將要迎接皇帝的郊祭回朝。

當然,皇後及後宮的出現也意味著官家的大駕就快回來了,皇後的鳳駕雖比不上皇帝的,但能成為皇帝的正宮皇後,也是天神庇佑,本身就是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