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1 / 2)

大宋自開國以來,服過軟,納過貢,甚至連土地都丟掉,但唯獨沒有做過的便是和親,中原王朝的強大自尊心在經曆過五代十國的蹂躪之後變得空前強大。

燕雲是兒皇帝石敬瑭送給遼人的,並非是從大宋手中丟失的,而納貢乃是大宋為了天下蒼生著想,用錢換取和平的同時也在養精蓄銳……但和親卻是萬萬不能的!

在滿朝文武以及士大夫看來,和親便是和番,他們從曆史中總結出的教訓是,即便如漢朝和唐朝那般強大都需要和親,以如今大宋的實力自然也應該和親,但是!和親有用嗎?

更何況在朝堂官員的眼中,大宋乃華夏文明之正統,正朔!公主外家乃是非我族類的結親,自然會被朝臣甚至百姓視為奇恥大辱,他們單純的認為,中原王朝的公主下嫁番邦蠻夷有失體麵、有失尊嚴,甚至朝中還有和親辱國的極端看法。

遼朝雖然建國早於大宋,隻不過契丹人建立的政權在大宋朝臣們的眼中依然是不上台麵的東西,即便是他們比大宋強大,大宋依然是華夏正朔,什麼是中華正朔?

中國天地之正氣也,天命之所鍾也,人心之所會也,衣冠禮樂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很簡單一句話,天子出自漢室血脈,繼承漢家華夏正統的便是中華正朔!

自始自終,大宋朝臣以及百姓的心中都沒有過屈居人下的感覺,這種強大的民族自尊甚至讓人感到恐懼,最直觀的便是一賜樂業人的拉比對趙禎說過一句話:“大宋百姓之自尊非他國可比也!”

連一賜樂業人這樣到處流浪,受過許多白眼的民族,都覺得大宋百姓的民族自尊天下第一,可見這種民族自尊已經到了極高的地步。

這樣強大的民族自尊便會為自己的服軟找借口,議和是可以的,納貢也是可以的,但唯獨在和親這件事上絕不可行,因為和親這種沒辦法的辦法無法說的高大上……

看似不和親是強大的自尊在作祟,其實大宋的朝臣們看似膽小怕事,但他們卻自始自終奉行一個目標:外求謀和,內嚴守備,待機消滅之!

也就是說大宋的朝臣們從沒有打消過“消滅之”的念頭!若是和親,除非嫁去的公主不生育,否則兩國很可能就成為宗親之國,儒家的禮法在大宋可是一大牽絆,宗親殘殺讓世人怎麼看?

大宋攻伐宗親之國不可,但所謂的宗親之國卻可攻伐大宋,原因是他們乃是番邦蠻族,連綱常倫理都說不清楚,還說什麼禮法,談什麼道義?與其如此,還不如直接拒絕和親,不和親便不會有這一係列的問題和擔憂。

所以當遼朝使臣耶律賈在拜見太子,說出遼朝希望與大宋和親的時候,乾宇殿中滿朝文武臉色大變,文臣還能克製,委婉的拒絕,而武將卻沒有這麼好的性子,嗬斥遼人癡心妄想。

作為太子的趙旭自然不願自己的親姐姐遠嫁遼朝,但政治上的事情又不是他能決定的,隻能以父皇不在京中,待父歸而決斷。把問題留給趙禎親自解決。畢竟他隻是個監國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