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2 / 2)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是龐籍在為眾人的行為背書,有了蔡伯俙就不算是背著官家商議此事,畢竟蔡伯俙與官家的關係大家都清楚。

蔡伯俙在彭七的身旁落座,隻有他們兩人還算說得上話,至於曾經的好友晏殊,兩人卻是越走越遠,晏殊越來越往文官的方向走,心中的事情想的愈發多,顧慮也越多,反而是蔡伯希因為外戚的身份讓文官排斥,與趙禎的關係愈好。

顯然兩人已經不會再有所交集,就因為兩人所走的路已完全不同。

蔡伯俙的到來並沒有改變什麼,在座的人都已經習慣了他的存在,往日裏衙門中多多少少的事物都和蔡記有所聯係,蔡伯俙的名字一天有時能聽上三五回嘞!

“老夫覺得官家迎娶西夏太後一事實屬不妥,雖然在輩分上差不多,但在名分上卻是不妥,一個是當朝天子,一個是西夏太後……”

包拯的話顯然說道了要害,雖然所有人都再想辦法為這點名份開脫,但是太後就是太後,皇帝就是皇帝。

這名份給人在禮法上極大的不舒服,若是在朝中傳開,必會有上奏彈劾之言,而包拯原先出自諫院,他自然最曉得諫院的厲害。

蘇洵皺眉說道:“此事並不是沒有機會,雖然在名份上有所不適,但李元昊的輩分本就低上一等,有何不可?”

歐陽修和龐籍對視一眼隨即附和道:“然也!大宋乃上國,未免生靈塗炭,接納西夏百姓,迎娶西夏太後有何不可?可況這沒藏氏年歲也不大,與官家相差不多矣!”

龐籍點頭道:“永叔所言有禮,如今之際官家一旦迎娶西夏沒藏氏,那便意味著兩國互為姻親,且是皇族姻親,如此一來我大宋可輕而易舉的收複河西之地。”

包拯稍顯擔心的問到:“那西夏的數十萬大軍呢?”

不用龐籍開口,彭七便冷聲說道:“如此還不簡單?擊潰之!我大宋連戰連捷,西夏以如西山之落日,若是狄帥的大軍擊潰黨項的頑抗,那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西夏太後為救萬民與水火,修兩國秦晉之好,入我大宋,豈不是一段佳話?”

蔡伯俙算是發現了,在座的各位討論的幾乎都是名義,名份之類的,顯然是希望促成這次和親。

沒錯,出於各方的利益考慮,迎娶西夏沒藏氏是最好的結果,以一個女人換取兩國和平過渡,這在任何人眼中都是極為上算的事情,對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的影響都非常小。

影響越小越安全,影響越小便對大宋越有利,想要收複河西之地並不難,但要是想安頓好西夏百姓,並且不引起動蕩卻難上加難。

河西之地與燕雲之地不同,兩地皆是華夏故土,但燕雲居住的自始自終都是漢人,即便是有少數遼人也翻不起多大的風浪,且他們已經被漢家文明漢化。

而西夏不同,這裏自李唐王朝開始便一直是黨項人的聚居地,大宋要想徹底的統治,很難。

13464/40085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