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2 / 2)

陌刀揮起,帶出一條條白色的匹練,身穿板甲的陌刀手如一個個堅硬駭人的堡壘,在陽光下反射著銀白色的光芒,陌刀手的重要任務便是保存自己,並且用手中強大的陌刀斬殺敵人。

現在大宋的陌刀已經經過一定的改進,刀身更加沉重增加了劈砍力量的同時也增加了揮刀的慣性,刀柄下方的配重可以讓長長的陌刀再次完成下一輪劈砍。

十萬大軍的戰線非常長,且西夏人並沒有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對大宋的軍陣之中,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支援甘肅軍城,此時大宋軍陣的弊端也被凸顯出來,機動不足。

宋軍隻能堅守軍陣,一旦移動起來便會被西夏騎兵尋找出破綻從而衝陣,楊仲賢自然不會讓西夏人得逞,但卻也無法支援青塘聯軍,西夏騎兵很快便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對西路軍形成攻勢,另一路則是趕往甘肅軍城堵截青塘聯軍。

楊仲賢很快便發現了西夏人的目的,若是青塘聯軍被西夏援軍堵截,那必將使得戰力本就不行的青塘聯軍大亂,這麼長時間的相處下來,楊仲賢對青塘聯軍的戰力了解的一清二楚。

相比大宋軍隊,青塘聯軍完全是靠一股子複仇與熱血在堅持,軍陣之間多以相互配合廝殺為主,並沒有穩妥的戰法,這也導致了他們適合打順風戰一旦被西夏人打亂,包圍,後果不堪設想!

但此時的西路軍已經被西夏的數萬騎兵給拖住,一時半會根本就沒有機會脫身馳援,楊仲賢唯一的選擇便是動用那八千重騎兵殺出重圍,前往甘肅軍城之下馳援青塘聯軍。

八千重甲騎兵戰力非凡,但到底值不值得這麼做卻成為困擾楊仲賢的難題,在戰場上有的時候最難的便是抉擇。

是留下這八千重騎以防萬一,還是讓他們去幫助青塘聯軍,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楊仲賢咬牙吼道:“傳令八千鐵騎,著甲持銳從北路出馳援青塘聯軍!”

隨著楊仲賢的話,八千整裝待發的重騎兵立刻上馬,他們是軍中的精銳,所向披靡的出存在,亦是一支鐵血之軍,因為他們曾經是北伐燕雲親隨趙禎出征的重騎之一。

無論忠誠,果決,堅毅,都不輸與狄青手中的背嵬踏白二軍,這八千重騎還被趙禎賜名鋼鋒,意在鋼鐵鑄就所到之處,掃蕩一切之意。

宋軍之中能得官家賜名的部隊並不多,除了往日的上四軍之外,便隻有背嵬,踏白二軍,但一支小小的八千人重騎,能得官家賜名,便可見他們的犀利。

這也是楊仲賢以此一搏的原因,他相信有著八千精銳重騎的支援,青塘聯軍定然能穩住陣腳,讓他們心中再次覺得這是在和大宋打順風戰的感覺。

13464/40252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