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宗真張了張嘴又無奈的閉上,他隻知道張儉不會誆騙自己,他的情報也一定是最準確的消息,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的稻米是什麼樣子?耶律宗真想都不敢想。
糧食也是大遼不能放棄燕雲的重要原因之一。
“張儉,大宋皇帝和朕說過,他的大宋比之朕的大遼要紮實的多,說這是漢人和我等最大的區別,難道我大遼就沒有辦法了嗎?按照他的話說,遲早有一天我大遼,不,草原上的所有民族都將會被漢人所統治?”
張儉露出無奈的表情,點了點頭:“陛下,這便是您之前問題的答案,臣和您說了這麼多便是讓您知道,遼宋之間的差距,我大遼因為地域所限,唯有燕雲以農桑為主,而西京道,中京道,上京道皆是牧馬狩獵之地,百姓多逐水草而居,不如漢人的農耕穩定,連出產都不及漢人的多。其中幸苦陛下定然知道。”
耶律宗真點了點頭:“你和大宋皇帝所說如出一轍,但朕要的是解決之道,不是這些已經知道的東西。”
這個問題問的實在太難以回答,張儉想了半天最後呐呐的說道:“如今之法唯有保住燕雲,燕雲不失,則大遼還有希望。既能以燕雲為屏障阻擋宋人,又能以燕雲為踏板揮兵南下……”
在聽到張儉的話後,耶律宗真身體一僵,這話大宋皇帝也說過,但他同時也斬釘截鐵的表示大宋對燕雲勢在必得!
如今析津府以丟,大宋二十萬虎狼之師陳兵在側,隨時有進攻大同府之勢,這讓耶律宗真很是無奈:“朕也知道這些,燕雲對我大遼之重遠在西京道之上,但如今之宋人以全無頹廢之氣,即便是和我大遼對陣也毫不遜色。”
這倒是實話,如今的大宋全然是一副天朝上國才有的風範,敢作敢為的都不像是曾經防守都困難的大宋了。
“陛下也無需擔憂,大宋奪取析津府貴在神速,但如今我大遼十萬雄兵駐守大同府,再有中京道,上京道掣肘,我大遼未必就不能贏,反而還有勝算在其中,甚至還能一舉收回析津府!”
張儉的提議是那麼的誘人,並且當他的話也讓耶律宗真豁然開朗,沒錯,如果大宋奪取大同,沒有了火炮之利,定然損兵折將,雖有十六衛在居庸關坐鎮,卻不能前來馳援,這樣算下來眼前的情形對大遼還是非常有利的。
如今燕雲的做用在耶律宗真心中十分的重要,這裏是大遼戰勝大宋的利器,他趙禎千不該萬不該對自己說出燕雲的重要,此時的耶律宗真已經完全明白了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優劣。
遊牧民族的長處便是凶猛彪悍,人人都是天生的戰士,而農耕民族則是利在生產勞作,就如大宋的軍陣一樣中規中矩卻很難突破。
耶律宗真覺得自己絕不能讓大宋拿下大同府,否則大遼將失去整個燕雲,並且再無農耕之地。
想想都覺得懊惱,大遼對燕雲的重視不過還是停留在對大宋的牽製上,而從未對這片土地進行開發。
如果自己能收回析津府,必將大加利用,讓燕雲成為大遼前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