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對這次親眼所見的軍演十分的滿意,各種作戰的命令在不同的鼓聲和哨聲中被傳到,軍隊有序的變幻著陣形,趙禎相信,即便是在真正的戰場上不能百分之百的發揮作用,也最少能發揮八成以上,這就足夠了,完全達到了這次軍演的目的。
三才抱著一個帶鎖的小木箱走進了宮帳,木箱的四周都是用特製的紅蠟密封確保沒有遭到一絲的破壞,趙禎拿起身上的鑰匙打開小鎖,裏麵是整齊的奏疏。
隨著趙禎親巡軍演,許多必要的奏疏都是通過急腳遞的形勢傳遞,這對於如今公路網絡遍各地的大宋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交通的便利不僅帶來這一點好處,更讓軍隊的速度變得迅捷,也讓全國的消息變得流通。
翻開奏疏趙禎同往常一樣處理政事,即便是軍演再過繁忙他也不會耽擱下朝政,因為他知道一日荒廢,之後便要“還債”。
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內,三才都是站在一邊默默的等待,直到趙禎處理完最後一本奏疏後,三才才開始整理,這是多年的習慣,無論在什麼地方都一樣。
但這一次多了三封奏疏,不是朝中重臣上的,而是公主和皇子們的學業。
趙禎拿起三本課業仔細的批閱,三才從未見過官家如此認真的對待皇嗣們的課業,仿佛是在批閱兩府相公們的奏疏一般,但更多的是父親的慈愛。
看到兒女們的進步官家會露出笑容,看到錯處也是笑著搖頭寫下不妥之處,此時的三才看到的官家就是一位慈祥的父親,為兒女們操心的父親,而不是一國之君的皇帝。
仿佛一天的疲憊都隨著三份充滿稚嫩筆跡的課業隨之釋放,三才真的希望這樣的可以能多一點,這些課業一定是出自中宮娘娘和那兩位的手筆。
三才可以想象三位禁中的女主人一定是擔心到了極點,她們害怕大宋的這次軍演成為一場真正的戰爭,更加擔心官家會在這此親巡中變成禦駕親征。
誰也不知道趙禎的計劃,包括三才和禁中的所有人,唯一知道計劃的隻有兩府相公和殿前司的楊懷玉。
皇帝親巡軍演的事情包不住了,大宋的百姓幾乎都知道,但他們覺得這是官家為國操勞的表現,非但沒有揣測,甚至支持和稱讚官家的舉動。
自從大宋北伐失利後,大宋的百姓的心中就升起一種畏戰怯戰的情緒,而趙禎的所作所為就是在打破這種情緒的延續,他要讓所有人看到,如今的大宋不怕戰爭。
趙禎用毛筆在女兒的課業上畫了一個可愛的熊貓,然後是在大兒子的課業上畫了一本書,最後提筆良久才在小兒子的課業結為畫上一把寶劍。
這算是給三個孩子的特別禮物,靈兒早就想把後苑中的一隻熊貓領會自己的寢宮,而趙旭也得到了隨時進入崇文苑的許可,趙昀也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寶劍。
一切都處理完了,趙禎伸了個懶腰,在帳篷裏和在皇宮中沒有什麼區別,反正都是睡在床上,他可沒有擇床的毛病,忙碌了一天在哪都能睡著。反而是在大軍環伺的軍帳中睡的更加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