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看的清楚,對大宋來說對付西夏最有效的手段便是通過生活必需品對其壓榨封鎖,這能最大程度上的削弱西夏戰鬥力。
經濟上對外族製裁並非後世有隻,自漢以降便開始了各種禁運政策,更別說大宋了。
隻不過到了大宋,這種手段變得更加繁多而已,鐵器自不用說,大宋的鋼鐵工業發展已經遠超這個時代的任何國家,連農具都是完全的鐵器化。
這在古代來說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鐵器的農具多農業生產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增加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節省體力等等。
西夏剛剛監國,國力的資本都是從西域掠奪來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在沒有轉化成國家前進的燃料時,就被大宋通過貿易的行事壓榨走了。
茶葉對遊牧民族來說是必需品,對於宋人來說,茶葉是一種飲品,一種生活態度。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茶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藥材。
遊牧民族飲食多是牛羊肉、奶等燥熱、油膩、不易消化之物,而茶葉富含維生素、單寧酸、茶堿等,遊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營養成分,可以從中得以補充。
並且茶中大量的芳香油還可以溶解動物脂肪、降低膽固醇、加強血管壁韌性。茶葉的功能恰好能彌補了遊牧民族飲食結構中缺少的環節。
宋人可以不飲茶,可西夏人和遼人不可一日無茶!
趙禎沒有愚蠢到直接關閉榷場的程度,一點榷場關閉,西夏人對茶葉和棉布的需求就會迫使他們入侵大宋,這是遊牧民族常用的手段,以戰求市。
要是擱在以前趙禎當然不懼西夏人的威脅,這反而是一個磨煉戰兵的機會,可現在大宋即將開始對遼朝的第二次軍演,他可不希望西夏人南下劫掠。
所以榷場一直沒有關閉,隻是價格提高了許多,大宋的商賈還是忠於國家的,在朝廷的下旨後便立刻按照朝廷的指導價格進行售賣西夏人的必需品。
價格的提高並沒有使得商賈的利益受損,反而能賣出更多的商品,隻不過西夏人的態度也隨著價格的提高不斷的變得惡劣起來。
大宋的商賈可不在乎,有本事你就別買!誰都知道西夏人離不開茶葉,而恰恰西夏之地不產茶,這個咽喉要害被大宋掐在手中可不是一天兩天,可隻有如今才大宋國力強盛軍威大震之後才算是真正的利用好這個要害。
一邊提價,一邊還不用擔心西夏人前來鬧事。
當然買的價錢高了,所征收的稅也高了,從大商巨賈到販夫走卒,誰都明白這個道理,大宋這是在壓榨西夏人,也是在給剛剛稱帝的西夏皇帝李元昊施加壓力。
榷場的商人賺的是盆滿缽滿,畢竟稅收的是按照比例來的,即便再多能有多少?商人們巴不得朝廷收取稅收,這樣便能冠冕堂皇的讓朝廷保護他們。
所有的榷場都在大宋境內,這是為了保護商賈的安全,同時也是因為榷場中交易的主要貨物來源都是來自於大宋。
榷場原先是在延州,可隨著大宋的向西推進,如今已被安置在鹽州洪州兩地的交界處,兩州軍馬隨時馳援杜絕了西夏人撒野的可能。
當然摩擦是有的,西夏剛剛立國給了黨項人很大的自信,商人與商人之間的買賣也充滿了火藥味。
別說口頭上的摩擦,打人鬧事也是常有的,大宋一方一直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待他們,隻要尋釁滋事,榷場的官員便會把西夏商賈列入黑名單,以後禁止他在前來買賣商品,這對西夏人是個震懾。
霍老七已經從遼朝撤回了大宋,多年從事外族貿易的他自然被分配到了大宋的榷場,一來是在大宋的土地上,二來也算是個文資的官員,不用整天提心吊膽,也不用和刀槍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