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應該是寂靜的鄉村夜晚響起了一陣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為這漆黑的夜添上了一份歡快的色彩。
元宵節,對於這個偏僻的南方小鄉村來說,不是什麼重大的日子,但是這兒質樸的人們卻喜歡熱鬧。也許是鄉村精神生活的貧乏,他們需要一個個的傳統節日來填補他們空虛的心靈。
觀燈,猜謎,這節日必不可少的兩種習俗,它們隻適合那些城裏人,我們這些鄉下人是不喜歡湊這分熱鬧的——也湊不上這份熱鬧——有錢不如留著多買兩盞燈泡,觀什麼燈!更沒那分心思和智慧來猜迷!那些都不是適合鄉下人做的事。我們隻要吃上一鍋圓圓糯糯的湯圓,就足夠應景的了。一鍋湯圓足夠烘托出這份合家團聚,其樂融融的氣氛。
嗬!合家團聚,其樂融融啊……
初春的天氣,還是寒冷異常。緊了緊上衣領口,我加快了步伐。
快到村口時,碰到了出來放鞭炮的陳大伯,“嘿,寧子,咋了?乖娃娃也學會逃課了?這可不好!”陳大伯擺好鞭炮,點燃一根煙在嘴裏狠狠地吸了兩口,故做嚴肅地說,“以後可不許這樣咯!馬上就要考大學了,大夥可是指望著你考上大學給我們村爭爭氣啊!”說完,走上前來使勁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後裂著他那張大嘴自顧自地笑了起來。仿佛我已經考上了某所名牌大學似的!
“奶奶今天打電話跟老師請了假,叫我回家。估計是叫我回來吃湯圓呢。”我也回了他一個大大的笑臉。然後揮了一下手,做別大伯,匆匆往家裏跑去。
奶奶也真是的,不就是一個元宵節嘛,還特意打電話讓我回去。雖然鎮上的學校離家裏隻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可是對於快要高考的我來說,這也是很浪費時間的事情。但是,奶奶肯定想我了,不然不會這麼著急讓我回家的。
身後陳大伯隱約地說了一句“……客人……,……回來……”我沒有仔細聽,隻是一心想著奶奶特別為我做的臘肉湯圓,我的唾液腺開始變得發達了。
遠遠的看到院子裏停著一輛小車,在那昏黃的燈光下,原本車身的銀白色顯得有些詭異。
奇怪,他們十五天前不是才來過嗎?怎麼這麼快又來了?稍稍有些遲疑,我不知道這時候我該不該跨進這個院門。
“寧兒”奶奶從屋內迎了出來。她長滿皺紋的臉上是滿滿的笑容,一如這17年來每一個笑容——和藹,慈祥,給我無限的溫暖。
輕輕地擁抱了一下已經佝僂得不到我胸高的奶奶,習慣性得彎下腰在她的臉上蹭了蹭,“奶奶,我回來了。”
“這孩子……”奶奶對我的撒嬌還是無可奈何,隻是寵愛地笑了笑,遍拉起我的手往屋內走去。
進了堂屋,豪不例外的看到坐在椅子上的那兩個人。看到奶奶的好心情頓時涼了一半。
“又來幹什麼……”我小聲地嘟噥了一句,雖然不情願,還是規規矩矩地叫了聲“爸,媽。”然後也不聽他們的回答,快步跑上了二樓。
雖然家裏邊隻有我和奶奶兩個人,但是我們還是住著兩層六間的小樓房。樓下三間,中間是堂屋,左邊是廚房和廁所,右邊的房間放著一櫃櫃的裝滿了糧食穀物的大櫃子。樓上三間是臥室。
這樣的小樓房在我們這個村子來說雖然不算什麼富貴的表示,但隻用來給我跟奶奶兩個人住,還是顯得奢侈了些。
不過也沒什麼,反正這是他們出錢蓋的,奶奶說那是他們早早的就為我準備好了的,說是有了這房子將來就不用擔心娶不到媳婦了。
嗬!娶媳婦?奶奶,你是知道的,像我這種人是不能奢望能娶到媳婦的!我也不敢去娶個媳婦回來。奶奶,我隻想跟你在一起,什麼人也不要娶,什麼人也不要見,一輩子就這麼簡單地活下去就好……
嗬!早早的就為我蓋好了?聰明!他們真的好聰明!知道給我蓋幾間房,把我一輩子鎖在這個小村子鎖在這六間房子裏邊。那樣,他們也就不用擔心別人會知道那些事情了,比如,這樣優秀的他們居然生出了我這麼個殘缺不全的兒子……
想到這些,心情就變得極差。本來開開心心的回家來過節,居然是他們把我招了回來。不想下樓啊,不想見他們。可是不下去,奶奶會生氣的吧,哎!
走下樓梯,堂屋裏原本坐著的那兩個人站了起來,望著我,目光有些躲閃,似乎有話說又不願說的樣子。
還是這樣!雖然每年會在過年的時候例行公事地回來一次,但是總是吃完年夜飯就匆匆地離開。就算有什麼重要的事,也隻是打個電話,寄一筆錢回來讓我和奶奶自己解決。他們從來就對我避之不及,仿佛我這個兒子是會給他們代來厄運的災禍!也許……我本來就是一個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