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記得與成良第一次接觸的時候,我才五歲。
在懷仁殿裏呆了近兩年。那是皇子們群集給太後請安的日子,可笑這每隔五天便進行一次的問安,我卻在兩年後的這天才記住那個鶴立雞群的他。
那天他穿著一身紫色的麒麟袍,腰上係著月牙白的綢帶,帶正上綴著一個大大的、四四方方的翡翠,嗝著他的小肚子,綠油油的晃眼極了。
他之所以鶴立雞群,倒也不是因為他的腰帶。而是因為在一片伏地的皇子中,他微蜷著打著板子的左腿,直挺挺的站著。
我跪在太後榻座的右邊,低著頭,掀著眼皮偷偷看他,隻覺得他跟皇帝似地,連太子都在他身邊跪得死死的。他似乎感覺到了我的偷窺,眼珠子往我這兒一晃便回到了地上。
太後緩緩入座,接過嬤嬤遞上的清茶抿了抿,便道:
“平身吧。”
“謝太後,太後萬福。”
眾皇子起身,隨後一幹屋子的奴才也跟著低頭立在屋子兩側。我退到嬤嬤的右後側,微微
彎著腰,雙手交疊垂放在腹部,低著頭,垂著眼。嬤嬤說過,要規規矩矩的。
“良兒的腿怎麼了。”
太後用手撐著幾子,把身子放歪了,懶懶的問:
“回皇奶奶,孫兒前日頑皮爬上假山,一個不慎跌了下來,摔斷了左腿。”
聽著,太後的細眉擰起來,睜開半閉著的眼睛,道:
“怎麼不好好休息,瑨妃也真是,孩子都傷了也不來吱一聲,把這麻煩的請安給消了。”
“皇奶奶可千萬別這麼說。”他彎身作了一個長揖,“孫兒可期盼著給皇奶奶請安了,再說,
是孫兒求母妃別上報傷勢的,想來孫兒身強力壯,這傷應是很快就好,別亂上報徒惹皇奶奶擔憂。”
太後嗬嗬的就笑出聲了,坐正了身子,銜著手娟的手就衝著他指到:
“好好好,哀家的小皇孫真是乖巧。來人,快扶三皇子上來坐,讓哀家好好看他怎麼個強壯法。”
嬤嬤用手往身後拱了拱我,我認命的上前一步,朝太後彎了彎身子便朝三皇子走去。
三皇子站在年長的太子身邊,嬤嬤曾經跟我說過,在整個皇宮中除了皇上和太後,最最不能惹的,便是這出於當今寵妃——瑨妃的獨苗,皇三子,成良。
三皇子的母妃,胡瑾。是北將軍胡梁日的獨女,太後胡妃的外甥女,進宮五年趕在即將失寵的時候得了成良。成良生得漂亮,又聰明伶俐。三歲,剛回丫丫學語的時候,就會跟著母妃背唐詩。五歲,就似個小大人般,在國宴上裝模作樣舉著酒杯,搖頭晃腦的吟詩作賦,招得他國來使連連稱頌吾皇萬福,大臣妃子們連讚,神童在世,吾朝之榮。
從他出生至今,人人稱奇的事跡總是連連不斷。
父皇的寵愛,太後的寵溺,胡氏一族的掌中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成良,侍寵而不驕,活潑招人喜愛。用嬤嬤的話講:“像顆小太陽,走到哪兒,哪兒溫暖,若愛鬧變扭的小耘兒能學來人家一絲陽光,嬤嬤我就不用愁咯。”
可活潑潑的小太陽也有燙傷人的時候。三皇子生性多疑,暴躁,還特記仇。記得他七歲那一年,一次妃子們的遊園宴上,新秀章娘娘在席間將杯熱茶潑到了三皇子的身上,嬌小的三皇子半邊身子都紅了,章娘娘一看是得寵的三皇子,嚇連忙出席欠著身賠不是,一幹妃子嬤嬤都看到三皇子當時是溫柔地微笑著,聽到三皇子不甚在意的說“沒關係,娘娘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