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進京(1)(1 / 2)

順治八年的二月初,冰雪初融,萬物複蘇,寒冷的冬天似乎已經漸漸遠去。

從蒙古科爾沁通往京城的官道上,此刻正嗩呐聲聲,鑼鼓喧天,浩浩蕩蕩的駛來一行送親的隊伍。

為首之人,是一名精壯的中年漢子,跨著一匹高頭大馬,約莫五十歲開外,著一襲深藍色的蒙古袍,臉部的輪廓鮮明如刀刻,濃眉大眼,鼻梁高挺,剛毅俊挺的臉孔,異常陰沉緊繃著,全身散發著一股冷寒。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孝莊太後布木布泰的胞兄,蒙古科爾沁卓裏克圖親王吳克善,亦是當今天子福臨的親舅舅。

此次,他不遠千裏來到京城,隻為親自護送愛女博爾濟吉特孟古青,與大清國的最高統治者愛新覺羅·福臨完婚。

越臨近京城,吳克善的心裏便越是沒底。現而今,這位大清的君主福臨,自小便性格乖張、偏執,一旦認準的事情,任誰也無法改變。當真是頗令自己的那位太後妹妹頭疼。

如今,自己的掌上明珠孟古青,即將嫁入大清門,成為福臨名正言順的皇後。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福臨的性子如此喜怒無常,陰晴不定,自己如何能放心將靜兒交到他的手中呢?

可是,如若不這樣做,還能有別的法子麼?這門親事,本是當年攝政王多爾袞在世之時,與孝莊太後親自為福臨聘定的。即便,多爾袞已於年前過世,然,天子一諾千金,豈可隨意更改?

回憶起臨出門的前天晚上,與女兒的那次長談,吳克善的眉頭不由得鎖得更深了……

“靜兒,明日為父便要送你進京。對於這門親事,你可……願意?雖說,這婚事是打小便定下的,倘若你當真不樂意,為父也不忍心逼你。隻是……”

吳克善微微歎了口氣,沒有將話再說下去,隻是將目光投向了窗外的黑暗之中,心內,好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異常忐忑難安。

“父王,女兒……不願意!”孟古青強忍著眼中的笑意,佯裝哭腔答道。

吳克善長歎一聲,輕撫著愛女的秀發喃喃道,“你娘去的早,父王膝下也唯有你這一位寶貝閨女。說實話,為父又何嚐舍得與你分離?別人都羨慕那九重宮闕的奢華與榮耀。唯有我知道,那皇權背後的落寞與艱辛。咱們科爾沁,加上你,已經接連出了三位大清的國母,榮寵自然是不消說的。隻是,宮門一入深似海,你太後姑母的辛勞,為父是深深看在眼裏的。骨肉的分離,皇權的傾軋,宮廷的爭鬥,儼然就是一座不見硝煙的戰場。”

孟古青垂下頭,幽幽道:“女兒知道……”

頓了頓,吳克善又道:“你素來性格豪放,不喜拘束。若真把你放進那深宮之中,為父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放心。今日,你既然說出不願意進宮,那為父……即便是拚著這張老臉不要,也要去求你太後姑母退了這門親事。”說著,吳克善便欲掀簾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