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宋,北定年間

在經曆了建國初期的動蕩不安後,現如今的天下已經算得上是時局穩定,四海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每日辛勤耕耘,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作為兩朝國都的長安城,天子腳下,其繁華昌盛的程度更是毋庸質疑,無論是大江南北,還是東西各方的商旅,每年每天都會大量湧往這裏貿易互通,盡將極品好貨聚集於此處。

說得誇張一點,大街上隨處那麼一瞧,皆可找到兩三個皇親國戚或是達官貴人,套用外鄉人的一句俗語:在長安城呐,就連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那氣焰都要比外地的朝廷官員要高出許多。

老話雲:飽暖思淫欲。

現在世道太平了,誰的手上都或多或少有了那麼一點多餘的銀兩,於是乎,一些專門為供某些大老爺兒們花銀子消遣時間、吃喝玩樂的地方也就理所當然的跟著多了起來。

縱觀整個長安城的格局分布,很像三個口字組成的品字形。

最上麵的口字是皇宮內苑,巍峨森嚴,令人望而生畏,遙遙止步。

左邊的口字形裏居住的多為有錢有勢的富貴人家,所建房屋也是一片富麗堂皇。

而右邊的口字形裏,除了住著一些普通老百姓和外地人之外,最負盛名的地方,要算那條當中橫穿而過的青石大道了。

說起這條大道,它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名字----歸路。

賓客至此,不知歸路。

不錯,它是一條可以引導無數多情之人直接通往甜蜜的溫柔鄉的溫柔路。

大路兩旁歌樓酒肆臨臨而建,如花似玉的姑娘一個比一個更加嬌媚動人,一到晚上掌燈十分,那人來人往、紅袖飄香、笑語盈盈的場麵,真真比白天的長安主道還要熱鬧上三分。

既然這歸路上雲集了這麼多的環肥燕瘦,又怎麼能少得了各家媽媽們、姑娘們相互之間的攀比炫耀?

所以每年的正月十五,這裏都要舉辦一次花魁選秀大會,從中選出一名最漂亮的推為花魁。

猶記得當時第一屆的花魁是留月樓的纖鴻姑娘。

這位纖鴻姑娘可是連續兩年蟬聯花魁的寶座,不但琴棋書畫樣樣會得,模樣更是個中楚翹,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的王孫公子不知要排成多長的隊伍。

隻可惜,三千寵愛集於一身,難免會讓她有些心高氣傲,動不動就亂使性子,直接間接地不知道得罪了多少同行姐妹,直盼著哪天能有那麼一個人把她給比了下去,出出大家夥心中的一口惡氣,尤其憐影閣的媽媽和姑娘們更是如此。

留月樓和憐影閣在這歸路上都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青樓,為搶生意早就暗中不和,八百年的冤家對頭,偏偏又是門對著門做的生意,真可謂冤家相見,每天都要眼紅上那麼一次,在留月樓風光了兩年後,一直被打壓得抬不起頭來憐影閣也是終於翻過了身,得以揚眉吐氣。

自從去年正月十五的花魁大會上,憐影閣不知從哪裏弄出了個國色天香,至今已是名動天下的現任花魁弦音之後,總算,姑娘們得嚐所願,痛痛快快舒了心中淤積了兩年的怨氣。

要說這位憐影閣的弦音姑娘可真是神秘的緊,人們隻知道她年方雙十,詩詞歌賦,無所不精,尤其吹得一手好蕭,跳得一曲好舞。

弦音姑娘色藝雙絕,若想要見上一見,身價絕對不是普通人家能夠想象得了的,所以自掛牌以來,絕少有人能見著她的廬山真麵目,但據有幸一睹芳容的人說,那傾城的身姿,簡直就像是九天之上的仙女一樣,讓人看上一眼都會終生難忘。

當然,也有人覺得是以訛傳訛,言過其實。

不論輿論如何,當今的太子殿下自從有緣見著弦音姑娘一麵之後,就一直魂不守攝卻是不掙的事實。

這件事情曾一時間在民間鬧的沸沸揚揚,甚至最後驚動了皇帝陛下,隻是不知怎地,最終卻不了了之,沒了下文。

咱們的故事,也正是要從這裏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