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認知旅行社及基本業務(1 / 3)

第一節 旅行社的性質與職能

一、旅行社的性質

依照我國國務院1996年頒布的《旅行社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旅行社是指有盈利目的,從事旅遊業務的企業。旅遊業務,是指為旅遊者代辦出境、入境和簽證手續,招徠、接待旅遊者,為旅遊者安排食宿等有償服務的經營活動。

(一)以盈利為目的

1、獨立企業法人

旅行社是具有經營自主權、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實體。旅行社依照相關法律,在工商管理部門注冊登記,合法經營。

2、通過經營獲利

作為企業,旅行社向旅遊者或其他需要旅遊產品的企業、單位提供旅遊服務產品,並獲取利潤。旅行社也可以通過代銷其他旅遊企業的產品獲取傭金。

3、充分自主經營

旅行社的企業性質還決定了它擁有完全的經營權、管理權,在用工、財力等方麵擁有充分的自主權利。隻要旅行社依法經營、照章納稅,任何政府部門及其人員均不得對其經營和管理進行幹涉,也不得參與其經濟利益的分配。

(二)以旅遊為主營業務

1、組織招徠旅遊者

旅行社在相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業務範圍內,開展宣傳促銷,組織旅遊者。

2、提供導遊服務

根據旅遊者的要求,旅行社提供導遊講解和旅途中的生活照料等項服務。

3、代辦旅遊項目

代旅遊者預訂遊覽、住宿、餐飲、交通、購物、娛樂等服務,並為旅遊者代辦出境、入境和簽證手續。

二、我國旅行社的類型

依照我國《旅行社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我國旅行社主要分為國內旅行社和國際旅行社兩種類型,而外商控股、外商獨資旅行社主要是依據出資情況分類而出現的旅行社類型。

(一)國際旅行社

國際旅行社是指經營入境旅遊業務和國內旅遊業務的旅行社。經國家旅遊局批準,一部分國際旅行社還能夠經營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業務。

(二)國內旅行社

國內旅行社是指專門經營國內旅遊業務的旅行社。經國家旅遊局批準,地處邊遠地區的國內旅行社可以接待前往該地區的海外旅遊者。

(三)外商控股、外商獨資旅行社

我國政府規定:外商投資旅行社的經營範圍包括入境旅遊業務和國內旅遊業務;外商控股或獨資旅行社不得經營或變相經營中國公民出國旅遊業務以及中國其他地區的人赴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旅遊的業務;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方可在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旅遊度假區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五個城市設立控股或獨資旅行社。

三、旅行社的職能

作為一個向旅遊者提供各種有償服務的旅遊企業,各國的旅行社在企業職能和經營業務方麵有著許多的共同之處。具體地講,旅行社的職能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小資料】 中國第一家旅行社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遊業高速成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與此相適應,各類旅行社及相關企事業單位亦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和迅速成長,至1999年已達2.5萬餘個,旅遊已成為與人民群眾生活聯係日益密切的行業。

然而在70多年前,中國旅遊業務僅為少數洋商所辦的旅行機構所壟斷。他們主要以西方僑民為服務對象,中國旅客常遭藐視,出了高價買氣受的情況時有發生,上海商業儲備銀行的創始人陳光甫也曾遭到冷落。這引起了他的深思,有感於洋人在華投資雄厚,又經營我國國內的旅行業,最覺可恥的是國人自甘落後,考慮再三,決定創辦中國人自己的旅行社。

1923年8月,上海商業儲備銀行旅行部正式宣告成立,以後又在各地設立分部。陳光甫滿腔熱血,本著對抗洋人為國爭光的精神,在經營方針上狠下工夫。他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確立“發揚國光,服務行旅,闡揚名勝,改進食宿,致力貨運,推進文化”的24字方針,開創了旅行部早期艱難的創業道路。

第二節 旅行社的基本業務和行業特點

一、旅行社的基本業務

作為旅遊業中的龍頭,旅行社起著把其它各種單項旅遊產品串連成一個完整的旅遊產品的重要職能,是旅遊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概括起來,旅行社的基本業務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旅行社產品設計與開發業務

(二)旅行社旅遊服務采購業務

(三)旅行社產品銷售業務

(四)旅行社接待業務

(五)委托代辦業務

二、旅行社的行業特點

一般來說,旅行社行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服務性強

(二)關聯度高

(三)經營依附性強

(四)產品的可替代性強

(五)經營的敏感性與波動性大

(六)可進入性極強

(七)信息化成為主要發展趨勢

【小資料】

互聯網上的旅行社

世界上的絕大多數旅行社都是通過門市直接銷售旅遊和度假產品,而今這一傳統的銷售方式仍被廣大旅遊者所接受並占據一定地位。法國新邊界旅行社的門市部遍布法國全境,通過門市銷售,其知名度和營業額一直名列各個旅行社之首。由此可見,門市銷售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法國,緊緊追隨新邊界旅行社、知名度和營業額位居第二的是一家叫做德格利夫的旅行社。據調查,43%的巴黎人,50%的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自由職業者、電子媒體,60%的互聯網民都知道這家旅行社。盡管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但你卻會驚奇地發現,它是一家沒有門市的旅行社。

沒有門市一樣能取得驕人的成績。德格利夫旅行社1998年銷售總額達到4.6億法郎,比1997年增長28%;人員也從1991年最初創建時的4人發展到1998年的160人。僅僅7年,其知名度一下躍居法國眾多旅行社的第二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那麼,沒有門市,它又如何銷售產品呢?

德格利夫旅行社是法國第一家利用電子媒體開展業務的旅行社。它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普及率建立了自己的旅遊產品網頁,使每個可能上網的旅遊者都能看到其產品。可以說,法國每一台上網的電腦都是它的銷售門市。這一新穎的銷售方式以其信息量大、快捷、直觀、足不出戶便可了解產品等新特色,迅速被廣大旅遊者所接受。顧客在查詢旅遊信息的同時還過了上網的癮。

除了運用電子媒體這個高新技術確保自己的優勢外,德格利夫旅行社還在價格上狠下工夫,以確保自己的價格優勢。它深知吸引客戶的首先是價格,其次才是質量和內容。德格利夫銷售的產品價格比普通的市場價格一般要低30%~40%,以至於人們都親切地稱它為“減價先生”。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同樣的產品卻有如此大的價格差呢?原因在於這家旅行社銷售的是別家旅遊企業在指定時間段內尚未售出的產品。例如:剩餘飛機票、剩餘的高檔飯店房間等。他們與客戶達成低廉的價格協議,然後通過其電腦網絡向旅遊者進行再銷售,旅遊者可以在最後一刻購買它的產品,同時在價格上也享受了較大幅度的優惠。設想一下,住五星級的酒店卻付三星級的價格,坐頭等艙卻付公務艙的價錢,這種吸引力有多大!德格利夫充分利用旅遊者對價格的敏感,成功地促成了旅遊產品的二度銷售。

有了好的價格也仍然要求有好產品。德格利夫向旅遊者銷售50多種產品。諸如旅遊觀光度假、飛機票、飯店客房、歌劇、音樂會、體育比賽、書籍、錄音帶、錄像帶等等。其中,旅遊參觀和飛機票占銷售額的44.7%,飯店預訂占13.4%。德格利夫的產品涉及人們旅遊度假活動的各個方麵,讓人們感到它無處不在。它的產品可以是美國時代廣場的一場音樂會,也可以是英國泰晤士河的一張遊船票,或是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旁飯店的房間,所有這些相關信息都可以在其旅遊網頁中查詢到。你若對某個產品滿意,隻需敲幾下鍵盤,預訂便可以在幾分鍾內完成。第二天,你就會收到確認率。手續就是如此簡單迅速。

盡管德格利夫的工作人員僅有160人,但他們的信息源卻有上千個,分別被20多個產品銷售人員管理著。這就確保了他們每天都可以及時收到各種最新的信息,然後再以最快的速度輸入到網頁上,使每個可能進入他們網頁的旅遊者獲得更新、更多的信息。他們的產品主任說,提供最可靠、最新的信息是我們製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