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撤退野人山(1 / 1)

我們的主人公名字叫李群,上海人,抗戰初期就讀於燕京大學,由於受到維新思想的影響,大學沒畢業就棄筆從戎跑去南京陸軍軍官學校去學習軍事,學習期間的成績一直是班上乃至整個軍校係裏麵也是名列前茅,無論格鬥,硬氣功,槍法,排雷,偵查,空降,水中戰鬥和行軍布陣都非常的突出,還沒畢業就被院校分配到了尖刀班,做為重點軍官來培養。當然李群自己也願意去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技能,以便將來為國家的事業付出。

1937年7月7日,日軍悍然發動了7。7盧龍橋事變,全麵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也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前後共曆時3個月,日軍投入9個師團和2個旅團3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75個師和9個旅75餘萬人。此時的我們的主角依然參加了淞滬會戰,被分配到第五軍名下的一個裝甲連擔任連長。

雲南滇西:殷殷的紅土,堅硬的岩石。茫茫大山,有一條堅韌不拔的公路,它就是我們近二十萬婦孺老幼為主的築路大軍,用她們的雙手和肩膀,創造了世界路橋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上千公裏滇緬公路(中國段)的全麵貫通。對於積貧積弱的中國而言,這是一條堅持抗戰的生命線。1942年初日本帝國主義攻入緬甸,我中華民國這條事關中國抗戰成敗的血線,卻驀然處在了被徹底切斷的危機關頭。雖然盟軍對華援助的物資還可以從印度越過喜馬拉雅山,通過駝峰航線來支援中國,但飛機的運輸能力遠遠不能滿足中國數百萬軍隊,無論的彈藥還是食品都處於極度匱乏。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司令蔣中正決定對緬甸的日軍作戰,由中國遠征軍親赴緬甸展開對日作戰。李群已經是第五軍中的一名少校營長。中國遠征軍千裏揚戈,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受到沉重的打擊。但後來因為盟軍配合不力,戰鬥失利,遠征軍不得不撤退。可殘忍的日軍欲置遠征軍於死地,切斷了遠征軍的歸國通道。遠征軍的將士們跟隨杜聿明將軍選擇了一條無比凶險的回歸之路,穿越一片叫做野人山的原始森林進入國境。

“轟、轟、轟”一顆顆奪命的炸彈呼嘯者,尖叫者憤怒著衝向李群的防守陣地,由於遠征軍將要穿越中印緬交界處有一片方圓數百裏的原始森林,危機四伏的“綠色魔窟”穿越一片叫做野人山的原始森林進入國境,就必須放棄重裝備,包括各種大炮,飛機,汽車和裝甲車。李群的裝甲兵營的少校營長,一聽說要放棄裝甲車和汽車徒步撤退,他寧願和裝甲車一起戰鬥一起去赴死,他率領自己的營500多人留下來擔任斷後的任務。李群和士兵們邊戰鬥邊撤退進入了野人山。鬼子的重炮和飛機毫不留情的往李群的頭上轟擊著炸彈。高高的土山硬生生的被炸平了半人,其炸彈的密度之大威力之猛是李群之前都沒有見過的、

一個一個戰友在他的身邊倒下,殘值斷臂如同下雨一般在李群的麵下掉落下來。李群喘著粗氣大吼:“王二虎,你們在哪裏?還有幾個會喘氣的?”這時候在一顆炸彈爆炸之後,劉正林從後麵過來叫喊:”營長,我還有書賠、羅吉林一直在您後麵,其他人沒看到“說完一遍喘氣一遍往後麵。李群也注意到了,周圍除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就什麼也沒有了,鬼子的槍聲停止了,天上的飛機停止了,安靜,一切都好像停止了一樣。

“我們在是在什麼地方,怎麼突然來了那麼厚重的霧?”李群邊說邊打量著周圍的情況。王二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副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全屏營長做主就可以了。

“不管怎麼樣,都要先衝出大霧,找到失散的部隊,跟我來。”李群端著槍已經在前麵開路跑了起來,王二虎、劉正林、劉書賠,羅吉列緊跟在李群的後麵衝去。

“不管怎麼樣,都要先衝出大霧,找到失散的部隊,跟我來。”李群端著槍已經在前麵開路跑了起來,王二虎、劉正林、劉書賠,羅吉列緊跟在李群的後麵衝去。突然間哢嚓一聲巨響,大霧中一道如同大樹一般的閃電劈來,李群等五個人在原地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