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某省A高校校廣播室裏,大四畢業生韓冬正在主持最後一檔校園節目。
“現在,我的手裏有2張班級合影照片,一張是四年前的,一張是三天前拍的。2張照片,雖然沒有文字和聲音,刻錄其中的故事,你看得見,我聽得懂。”
再見了,母校!再見了,同學!再見了,學弟學妹!明日安在?強者自生。
我是2000中文的韓冬,七月未到,祝福送到。一首《七月》,帶著我們的回憶和祝福,開啟新的人生圖景。
那一年的寒風中
你化了很濃的妝
第一次牽我的手啊
卻裝作老練的模樣
你等我說等我說你漂亮
哦真的我真的很想
又一年的夜色中
我遮住星星的光
第一次吻你的臉龐
多少有些驚慌
你等我說說你是我唯一的港
…………
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詞,韓冬安靜得聽著,眼淚滾燙。“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他曾渴望著如此這般的生活狀態。但他知道,明天,走出這所校園,人生將不再如此純淨。
從校廣播台走回8號宿舍樓,短短的不過300多米的路程,韓冬覺得很長。帶著節目中的落寞情緒,韓冬頓時覺得沿路曾那麼熟悉的建築物如重生一般,每一個都充滿了新鮮和好奇。也許,離別是重生的密碼,對人如此,對物亦然。
走進8號樓寢室,寢室裏空無一人。“哦,忘記了”,韓冬拍了下自己的腦袋。
這時,韓冬的手機響起。“怎麼還不來,快點,快點,兄弟們等著呢!”老四在電話那頭急切得催促著。
“你們先開始,馬上到,催個鳥。”韓冬清了清嗓子,還是以一貫兄弟間的語氣回應著。他不想讓自己的傷感傳染,尤其在這個感傷離別的季節。
韓冬小跑著趕到隻有一牆之隔的學生小吃街。這條小吃街主要客人就是A高校的學生,雖然街麵不過1米多寬,房屋破舊、汙水橫行、擁擠不堪,但因為便宜,自然成了學生們聚餐的首選點。
走進包廂,韓冬看室友們都坐著沒動筷子,桌子上是滿滿的一桌菜。每個人麵前都已經開好五瓶啤酒,杯子裏啤酒也都倒滿了,唯獨剩下的空位前隻開了一瓶。
“不是讓你們先吃啊,今天咋了,這麼好,好菜都還給我留著,以前可是沒等過我啊。”韓冬努力以調侃的語氣,調動下氣氛,他不想散夥飯吃得太傷感。
“好了,今天是散夥飯,先前說好,吃的高興,不許哭!幹!”寢室老大夏天邊說,邊舉起酒杯,作敬酒狀。
於是,每個人都端起酒杯,碰杯後其他人都一飲而盡,韓冬喝了差不多半杯時,有點難以下咽。
“韓冬,你隨意好了。”一旁的老三丁雷注意到了韓冬的神情,攔住了韓冬。一個寢室四年住下來,聚會次數多了,大家其實也都知道韓冬的酒量不過半瓶啤酒。
韓冬對丁雷做了個打住的手勢,屏住呼吸,一口氣將剩下的半杯喝完。喝完後,長籲一聲,抿了抿嘴,迅速坐下來,放下了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