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謀士是誰?(2 / 2)

曹討烏桓之戰中,他獻計讓曹按兵不動,結果公孫與二袁自相殘殺,使曹不戰而勝。從而使曹統一了北方。可惜他死得太八、田豐

田元皓,權略多才、料事如神。他的謀略不亞於張良、陳平。隻可惜袁紹不聽他的計策,而導致失敗。他能料勝敗,官渡之戰未開戰時,他就料到袁必敗。可見他的戰略與智謀。曹在聽說:田豐未隨而來,竟然大悅:紹必敗。可見田豐的智謀。

他能料生死,袁勝或許可以放他,袁敗必殺他。可見,他是知人的。

九、賈翊

賈文和,少有其才,為世人所稱道。先從李榷等人,後投操,常出奇謀,對魏的建國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張繡與曹的戰爭中又是賈出奇計使張獲勝。投奔操後,他多次為操出謀化策,為曹的勝利,起了作用。尤其是在官渡之戰中他起的作用更大。可以,說在這場戰爭中曹獲勝同他是分不開的。他根據不同形勢、不同處境及敵我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最終讓曹獲得勝利。

他對曹氏集團的最大貢獻是,使曹丕登上帝位。起先曹操特別喜歡曹植,有傳位之意在,而曹植的一些文人氣質令他猶豫不決。賈看出了當時的情況,他覺得擁護曹丕比擁護植好,便多次出謀,讓丕在曹操的麵前表現自己;又利用曹植的文人特點出計,使曹植在曹操的心中位置逐漸縮小,使曹操逐漸喜歡曹丕,將位置傳給了曹丕。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後來,也正是因賈的這句話,曹操手下的另一句聰明之士、曹植的主要擁護者之一楊修,被曹操借“雞肋”之事而除之,為丕的登基掃清了障礙,使曹氏集團得到了穩定,沒有出現象袁紹死後,袁氏集團的結局。

十、陸遜

這位小霸王孫策的長女婿,有獨特的戰略眼光,又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其出入將相都顯示出超人的才智。關羽萬人敵,威震華夏,卻在他與呂蒙合計下丟了腦袋。劉備,一代梟雄,在夷陵也成了他的敗軍之將,最後困死於白帝城。他使蜀國從顛峰上直落而下,實現了吳“竟長江所極而有之”的有利局麵,使東吳立於江東。

此外,還有許多謀士,如羊祜、薑維、杜預、楊修、呂蒙也是應該入列的。篇幅有限,不再一一贅述了。

對於頭三名,也是硬性而化的,他們是三國的成鼎立局勢最關鍵的人物.他們少了任何一個都沒有三國的存在。尤其是魯肅,這個看似愚笨的人卻是一個智慧高超的戰略家,是一個即有大智又有大度,即有眼光又有氣勢的一位頂尖級謀士。

隻可惜三國的作者出於正統的觀點,將魯肅矮化了,使我們沒有看到曆史上真正的魯子敬。

故為此段亂世史之謀士重排名,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