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的碎片散落於時空的斷章,生命的源泉來自於不斷的探索和進取。
對漫漫長河的宇宙而言,公元4171年不過是時空長河中一個微小的浪花,可對萬年的人類曆史來言,這一年的重要性超過了人類以往曆史中的任何一年。
這年3月21日,即公元4171年3月21日,銀河帝國的軍隊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後,終於攻破了最後一個負隅頑抗的殖民星球——凱撒星球的首府貝克漢姆宮,結束了銀河係中長達三百多年,傷亡了數百億人口的混戰局麵。
從此,人類進入了另一個劃時代的周期。
宇宙曆年1月26日,即公元4171年9月3日,在聯邦政府首都哈德裏舉行有史以來全銀河星係殖民星球最大規模的全民選舉。281個殖民星球以143票對138票不占優勢的票數,選出了在這場曆時三百多年戰亂中立下霍霍戰功的卡菲爾*霍拉德元帥為聯邦政府的新任元首。
宇宙曆史上第一任元首,軍人出身的卡菲爾*霍拉德元首,在曆史的評價中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傳奇式人物。除了他的死亡之謎,就是他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到底是扮演一個開國的功臣還是殺戮無數的屠夫。對軍中的戰將而言,卡菲爾元帥的“鐵血政策”和“焦土政策”正是減少士兵的傷亡和盡快結束這場長達三百多年戰亂的最佳途徑。但對被征服的殖民星球而言,他的鐵血手腕和“焦土政策”卻給這些殖民星球堆上了累累白骨,增添了不計其數的孤兒寡婦。在軍中,他被將士像神明一樣被奉為“戰神”,在被征服的殖民星球卻被稱為“殺人的屠夫”。說他冷血,嗜血,嗜殺成狂。戰爭勝敗未分之時,一些被征服的殖民星球就強烈的要求政府嚴懲“凶手”,絞死卡菲爾,平息民憤。霍拉德帥元聽後,隻是淡然一笑,不置可否。而軍隊得知後,卻引起軒然大波,認為這是對他們對軍對極大的侮辱。
正是這樣一位鐵血的元帥,在剛被推選為銀河聯邦政府的首席執政元首沒兩天,就被人行刺在了倫勃朗寧宮的辦公室。
據說,這位元首被行刺之時神態安詳,一槍未發,仿佛如涼爽的夏夜無憂的安眠。
事實到底如何,反正是無人知曉。但據聯邦政府官方發布的沉痛消息:宇宙曆年1月28日13時43分,凱撒星球數民暴徒潛入倫勃朗寧宮,霍拉德元首遇刺。14時11分,重傷的霍拉德元首在送往聖瑪麗亞戰地醫院途中不治身亡。
霍拉德元帥遇刺消息一經傳去,無異於驚天巨雷。一直忠於霍拉德元帥的軍隊頓時嘩然一片,紛紛脫離崗位,擾亂社會秩序和治安,向政府施加壓力,態度強硬的要求政府交出凶手,嚴懲主謀。
2月13日,新組建的銀河聯邦政府為穩定社會持續,維護軍隊統一,成立了以政治家、社會評論家出身的凱德*拉斐爾為元首的零時政府。霍拉德元帥手下的原銀河帝國艦隊司令科拉德*切科夫上將為銀河帝國軍事元帥,原銀河帝國空軍司令卡爾*狄雷士擔任帝國總參謀長兼陸軍、空軍司令。而原銀河帝國陸軍司令托裏*馮*迪拉克上將則在銀河帝國“最後一戰”結束之際,在政府要員和霍拉德元帥的麵前當眾宣布辭去一切職務,並笑著說戰爭已結束,作為軍人的迪拉克已沒有存在的必要。他將回到遙遠的海德華星球,做回一個普通人,不再過問銀河帝國之內的任何事物。
事實也正如迪拉克上將所說,在他卸任的當天就駕著時空飛梭消失在了茫茫的星河之中。
銀河帝國曾經三大上將僅剩的兩大上將,在登上元帥和總參謀長之後,為維護軍隊的穩定和統一,接連頒布一係列的軍令,並要求政府盡快逮捕刺殺霍拉德元帥的元凶。宇宙曆年3月4日,麵對遲遲不做回應的新政府,以奧本海默少將為主的青年軍官在銀河帝國自發組織了抓捕行動。3月7日,在凱撒星球,他們進攻一番激烈的戰鬥,終於抓捕了以費米*克拉米為首的數十人刺殺霍拉德元帥的組織。
3月8日,一直沉默的臨時政府對奧本海默少將為主的青年軍官無視政府法令和軍令軍紀的行為迅速作出了決定。科拉德元帥首先下令解除了奧本海默等青年軍官的軍銜,並移交軍法處以軍法論處。臨時政府接著以軍隊無權行使司法權為由,把刺殺霍拉德元帥的費米*克拉米等數十人移交司法處,交由臨時政府審理。
臨時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常行為,讓大批的青年軍官憤慨不已。3月17日,忍無可忍的青年軍官在裴迪亞斯少將的帶領下,率兵衝擊了臨時政府的辦公樓,並搶出刺殺霍拉德元帥的費米*克拉米數十人,當著眾多銀河帝國公民的麵處死在臨時政府大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