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震在紐約擔任資委會總代表,時間僅一年半,便心懷退誌,不想幹下去,主要的原因,是在向美國進出口銀行的借款申請上,因內戰的影響,受到難堪的打擊。中央無線電器材廠總經理周維幹和協理王端驤,希望同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合作,獲得技術轉讓許可證,請惲去協同談判,但因對方要價過高,未能達成協議,使惲更感到懊喪。他向資委會提出辭職的請求,決定回國去繼續為中央電工廠苦幹,領取每天貶值的國幣工資。親友們都覺得這是一件怪事。那時候,中央電工廠已取得西屋電氣公司在華代理專營權的合同,取代威廉·亨特及宋子安的代理商的地位。資委會指令由陳良輔接替惲的總代表工作,惲攜眷回國,乘輪船穿過巴拿馬運河;路過台灣,上岸訪問台灣電力公司的老友黃輝和孫運璿。回到上海,已是1947年的12月。
青年同事們同惲震接觸得最早的是葛和林,他是由杜憲祖教授介紹到建設委員會來的。他是一個地下共產黨員,在交通大學被校長開除了,惲把他引為助手,又讓他到金陵大學電機科去插班,畢業後再到中央電工廠來工作。惲派他幫張承祜建設電線電纜廠,建成後他成為一個電線電纜專家。他同張廠長關係搞不好,就從昆明到湘西去教書,因為言語不慎,他和其夫人袁敏都被國民黨特務陷入獄中。惲同湘西的湖南大學校長胡庶華商量,把葛和林夫婦營救出來,回到昆明留在總處工作。葛在被派到美國調研的期間,同另一電纜工程師吳維正一道工作,深得惲震信任。葛和吳都不在西屋訓練圈之內,但他們和褚應璜極要好。褚應璜的好友張大奇、楊錦山、葛和林都是黨員,所以他對於回國之後應該往哪邊走,煞費躊躇。1948年初,葛先回國,那時上海廠的電纜電機兩條生產線都已初上軌道,電纜部分有婁爾康、吳維正、馬盛模、李杜、胡懋書,電機部分有丁舜年、姚誦堯、孟慶元、馮勤為、方福林,可是工會方麵很複雜,沈良驊廠長應付不了這種暗鬥明爭的局麵,提出請求要回南京電照廠,惲震同意,便命葛和林接替他,做上海廠的廠長。
褚應璜帶著到解放區去努力的決心,同他夫人吳世英回到上海,吳也是一位電纜工程師。惲和張承祜要他去湘潭電機新廠做廠長。褚知道政局大勢不會容許湘廠成功,所以不願意去湘潭,他告知了葛和林,就夫婦同赴香港;到了香港,寫了一信給惲震,說他們倆“到北方解放區去,這是唯一的一條路,後會有期,願先生珍重”。惲讀了這封信,喟然而歎,葛和林開導他:“蔣家王朝必倒,應璜走的路是對的,先生也要走這條路。”
惲震歸國到上海解放,隻有一年半的時間,除了得到葛和林、褚應璜二人之啟發外,還有一二次是孫越崎給他的指導。1948年10月,孫利用國民黨社會部召開全國同業公會成立“工業總會”的機會,把資委會各地工礦電企業負責人當選為代表來南京參加會議的,約有四五十人,召集他們在會本部開會,會內各處及在南京各總管理處負責人也參加。在會上,他以委員長的身份,動員大家堅守崗位,切勿驚慌,團結職工,迎接不久即將來臨的解放,完整地辦理移交。他舉出當年3月鞍山解放的事例,資委會所屬鞍山鋼鐵公司無一人傷亡,所有人員都被留用,高級技術人員受到優待。願走者發給路條,沿途放行,可見中共辦事是合情合理的。這一番話引起了大家的思想共鳴,當場有好幾位發言表示充分支持。會後不久,孫又約惲震到他家裏密談,告知這一會議已請駐港可靠人員向中共代表彙報經過,深得對方同意和讚許。他主張會屬幾個專業總管理處,可從南京移往上海或其他城市,以便照料本行業。因此惲震隨即安排將總處遷往上海,因為湘潭雖是從美國實習回來的絕大多數技術和管理人員集中的地方,而且大量的技術資料也保存在那裏,可是那裏生產較少,收入甚微,維持有賴於總處的挹注,至於調度金融,應付國民黨殘餘勢力對上海工廠的壓迫,都需要總管理處駐守上海,比遠處湖南起更大的作用,對全局有更多的好處。總處就與上海區營業共用廣東路137號一所房屋,隨時與上海製造廠(溧陽路57號辦公樓)相聯係,頗感恰當(電線電纜分廠在軍工路,電機分廠在通北路)。
在1948年11月,翁文灝的行政院長垮台,孫科繼任。不多時,大約在12月下旬,蔣介石問孫越崎:“你們南京有幾個工廠?”孫說:“在生產的有5個:電照廠、有線電廠、無線電廠、高壓電瓷廠、馬鞍山機器廠。”蔣說:“把這5個廠遷到台灣去。”這對孫來說,好比晴天霹雷,他想這樣一來,他就無顏留在大陸了,立刻推辭說:“5廠現在經濟已很困難,拆、運、建需要很多經費。”蔣說:“這不要緊,你做預算來,我交財政部照發。為了加快和省錢起見,你們一麵拆,一麵派人去台灣勘定廠址,把設備直接運到新廠地址,可以節省時間。”孫離開時,他還說:“預算早日送來,越快越好。”
孫回去心情頹喪,隻得叫沈良驊、黃修青、王端驤、任國常、張心田5人分別做遷廠預算。因為這5個廠有4個是惲震擔任董事長的,所以惲也趕到南京來商量。孫把預算送上去,很快就由蔣批回:“交財政部國庫署以‘緊急命令’如數照撥。”機器設備拆卸工作也隨即進行,孫派無線電廠總經理馬師亮和機器廠廠長張心田帶同其他3個廠的總工程師去台灣勘察廠址,選定新竹。孫又要惲同上海辦事處主任夏憲講租了萬國輪船公司的新康輪,載重8000多噸,先到馬鞍山裝運機器設備後,下駛南京,暫停江心,要等候有空隙才好靠碼頭裝貨。這時已經是1949年1月20日。
想不到那時毛澤東核定的戰犯名單和議和八個條件已經公布,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布“下野”,報上登出他即日離開南京飛往奉化,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惲震早上8點在上海廣東路辦公室讀到這一消息,不禁大喜,就打長途電話給南京的孫委員長,建議他立刻去謁見李宗仁,說明停遷南京5廠,對於李主張的議和有好處,請他下手諭停遷。下午2時,惲再打電話給孫,問李宗仁手諭已否拿到,碼頭4廠的機器設備已否下令運回,照常開工?孫答雲:“已經辦妥了,輪船公司請你去通知,運費損失可予補償。”但後來惲看到孫寫的回憶錄,卻說他並未去李宗仁處請示,而是他自己提筆寫了一張條子,交秘書處發一個命令,通知各廠把碼頭上的設備全部運回原廠。這一點不知是否孫先生記錯,照說這樣的大事不給李宗仁請示,似不近情。當然拒遷5廠,使這5個關鍵性的工廠仍然能在大陸上起作用,許多人才和職工能夠不離開大陸,肯定是孫先生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