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 成為永恒的傳奇(1 / 3)

為了排解孤獨和病痛,劉曼卿時常與妹妹劉曼雲通信。

這時,妹妹已陪格桑澤仁從重慶回到家鄉巴塘。妹妹在信中說,現在全家生活一切均好,女兒讀書了,自己則全力照顧格桑澤仁。兩個月前,在“國難當頭,應團結對敵”的前提下,格桑澤仁與劉文輝和解了。

劉曼卿為妹妹一家人過著平靜而安逸的生活感到十分欣慰。

時光轉眼到了1941年的下半年,劉曼卿的身體日漸衰弱,飽受疾病折磨的她常常回憶起當年的崢嶸歲月。

去過的地方都忘記了,隻有拉薩忘不了,西藏忘不了。

她恍恍惚惚如在夢中,她看到了布達拉宮,看到了“香巴拉”,看到了金沙江,看到了天空中的一朵朵祥雲。祥雲中浮現出母親的麵容……

劉曼卿輕輕地對母親說,阿媽拉,我讓你操了一輩子心,沒有服待過你一天,現在我們母女就要相見了……

她祈求佛祖,快快收留我吧。

1942年9月25日,馮雲仙女士收到來自重慶的消息。約在十個月前,年僅35歲的劉曼卿因病在重慶巴縣一處鄉間宅院去世。

突如其來的噩耗讓馮雲仙陷入無盡的悲痛之中。她在兩個人的合影前,久久地注視著劉曼卿,輕輕地對她說:“你去世的時候,沒有一個親人在身邊。你悄悄地走了,就像你悄悄地來了一樣。你的身影永遠深深印在我的心裏。”

馮雲仙懷著無限思念之情,記述了心目中的劉曼卿:

劉曼卿是極具才幹的,平時待人接物和藹可親。但遇到了重要事情時,她卻散發出沉毅剛強的邊地女子的態度。她傾心西藏,但對西康同胞極深切的好感。她生前服務社會所得的金錢,都花在了她所喜歡的事業上。她決定用自己畢生的經曆與時間,肩負起開導啟迪藏胞的責任。

在西南邊疆婦女工作者當中,我是一個剩下的後死者。四顧蒼茫,真有不勝孤獨之感。當我每次翹首向著廣大的西南高原遠望的時候,或者當我每次和朋友們談到西南的邊疆問題時,總會常常想起劉曼卿。

她為劉曼卿獻上了充滿悲情的挽歌:

是死去的夢裏?

是夢裏的死去?

你的噩耗無情地傳出,

像秋風吹落了黃葉!

你被病魔壓倒,

你!革命的女英豪,

從今,你像流水樣,永遠永遠地逝去了!

從今,在邊疆上再也聽不到你為祖國的呼號。

從今,我不能再見你的微笑。

在抗建工作中,在邊寒風沙中。

從今缺少了你的光榮的創造。

今天你的死我默望著長江水——淒悼,

來日我的死,有誰在墓前憑吊,

人生難道不是一片落葉,你悄悄地來,又悄悄地去了?

你所著的《康藏軺征》,

也是你留下的未完成的使命;

這個使命是屬於我們大家的,

我們用我們的努力來完成它。

曼卿啊!

我們再用“完成”兩個字來紀念你。

棄小愛成就大愛、重情重義的劉曼卿,帶著對自己的民族和祖國的深深眷念之情,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人間,離開了那個內憂外患的舊中國,靜靜地躺臥在曆史傳奇中。

1943年3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公報第六卷,令仁貳子第五七九八號公示如下:

劉曼卿早年服務中樞多所匡助比年馳驅藏衛宣過抗戰,一切財物貢獻政府卒著勤勞玆聞積勞病故良深悼惜除發給撫恤費三千元外,準號特令褒揚以昭激勵。此令。

翻開中國西南地區的地圖,劉曼卿四次赴藏區的路線,恰好繪製了一個巨大的環形。這個環形為她短暫的一生畫上了圓滿而神奇的句號。

劉曼卿,是民國官吏中頗富傳奇色彩的女人,為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關係的恢複發揮了獨一無二的橋梁作用。她的一生,給中華邊疆政治曆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她以一個女性的眼光觀察、審視漢藏民族之間的關係,留下了珍貴的第一手信息。她完成的,是一次邊疆女性的“五四”之行,也是一次開啟邊疆政治的破冰之行,更是一次民族團結互融的曆史之行。

她可謂是民國時期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關係史上,極具積極作用的特殊人物、典型人物、傳奇人物。

劉曼卿生平紀年表

1906年,出生於拉薩

1914年,入拉薩藏文私塾學校學習藏文

1915年,隨父母遷居印度大吉嶺,入教會學校學習藏文

1918年,隨父母回國,定居北平

1918年,入北平市立第一小學讀書

1921年,入河北通州女子師範學校就讀

1925年,河北通州女子師範學校讀書時,與蕭嘉木成婚,後離婚

1926年,河北通州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入在明女子師範讀書

1926年,進入北平道濟醫院學習護士

1928年,任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籌備組聘用人員

1929年1月,任五台山堪布羅桑巴桑與蔣介石會談藏文翻譯

1929年3月,任國民政府行政院文官處一等書記官

1929年5月,擬與格桑澤仁成婚

1929年6月20日,赴藏考察申請得到批準

1929年7月15日,受國民政府命令,首次赴藏,出任使者

1929年7月,在西康旅京民眾代表劉家駒等,為西康危迫請迅派負責人員組織西康省府事致國民政府呈文簽名

1929年7月24日,在北平看望母親後離開

1929年8月1日,從上海啟程

1929年8月17日,到達重慶

1929年8月19日,赴成都

1929年9月1日,離開成都

1929年9月5日,到達瀘定

1929年9月29日,到達康定

1929年10月6日,離開康定

1929年10月9日,到達理塘

1929年10月25日,到達巴塘

1929年12月4日,到達南敦

1929年12月15日,到達昌都

1930年1月16日,離開昌都

1930年2月28日,抵達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