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抗體的製備(一)(1 / 1)

製備高效價專一性抗血清是從事免疫組織細胞化學研究的一項基本技能。為了獲得高效價專一性抗血清,必須注意抗原的純化、保存、抗原量、免疫流程及技術操作,目前單克隆抗體應用非常廣泛,但多克隆抗體應用也很廣泛且價格便宜。因此製備抗血清的常規技術仍然十分重要。本章將著重介紹多克隆抗體的製備、純化及鑒定技術。

第一節 抗原的提取及純化

一、抗原

所謂抗原,是指進入機體能刺激機體的免疫係統發生反應,從而引起機體產生或形成致敏淋巴細胞,並能和這些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發生特異性反應的物質。這些物質主要有蛋白質,複合蛋白質(如脂蛋白、糖蛋白、核酸蛋白)等。抗原有兩個基本屬性:一是免疫原性,即當抗原進入機體後能激發免疫係統產生抗體或形成致敏淋巴細胞,其次是反應原性,即能與相對應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發生反應。具備上述兩項屬性的物質,稱為完全抗原。隻有反應原性而沒有免疫原性的物質,則稱為來抗原。如將半抗原結合於大分子載體上,就能得到類似完全抗原的人工抗原。

並非所有的物質均有免疫原性。但具有什麼樣的條件一種物質才具備免疫原性呢?一般而言,免疫原性應具備以下幾種條件。即有較大的分子量,一般在10以上。較複雜的化學組成,不是所有的大分子都具有免疫原性,還需較為複雜的分子。可溶性或者在動物體內的可溶性,一種物質在體內是否可被溶解也是它是否具有免疫原性的一個條件,異原性或異種性、個體、種族之間的差別越大,血緣關係越遠,免疫原的免疫原性越強。

依抗原不同的物理性狀,常將抗原分為顆粒抗原和可溶性抗原。細胞、微生物之類屬顆粒抗原,蛋白質一般屬於可溶性膠體抗原。顆粒性抗原的免酸原性一般強於可溶性膠體抗原的免疫原性。

二、抗原的製備及純化

抗原的特異性與其分子的結構,立體構型和抗原決定簇的性質和位置等均有密切的關係。要獲得高特異性的抗血清,一般要求抗原純度高,故好是免疫電泳純。按抗原性質不問可有不同的製備方法。

(一)顆粒抗原製備法

細菌類抗原首先應該選好免疫用菌株,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增殖,刮取菌苔,經殺菌沿稀釋成適當濃度作為抗原液.一般II抗原多使用有動力的菌株,用0.5福爾馬林處理,而抗原則可將菌液置100度加溫2~3抗原則在殺菌後再加0.57。氛化躬液。又如寄生蟲抗原中血吸蟲抗原可用蟲卵於粉與適量的玻璃粉混合研磨製成浮液。其他如細胞、病毒、黴菌等也需經適當的純化後才能供免疫用。

(二)可溶性抗原製備法

可溶性抗原包括蛋白質、多肽、脂蛋白、鐵蛋白、類脂、糖蛋白、細菌毒紊、酶、補體等均為良好的抗原。為製備特異性高的抗血清一般均需加以純化。其挺純方法多種多樣。

1.理化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據各種蛋白質理化特性的差異,加以分離提取。常用的有鹽析法,即利用各種蛋白質在不同鹽濃度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進行分段提取,常用鹽類為硫酸銨和氯化納等;也有用有機溶劑分段法,即利用有機溶劑的脫水作用,在一定的條件下(如蛋白質濃度、溶液的和離子強度、溫度以及有機溶劑的濃度)改變蛋白質的膠體表麵的水化膜,形成不穩定顆粒而沉析。此外還有用等電點法,利虯諾,聚乙二醉,超離心,微孔膜過濾以及電泳等方法純化抗原。

2.離子交換層析法

以離子交換纖維素或葡聚糖為同定相,分離具釕膠體性離化的高分子物質和蛋白質、核苷、酶、激素以及病毒、噬菌體和立克次氏體等。纖維素型離戶交換劑在不同的和離子強度溶液中對所分離的樣品具有可逆性吸附及解脫作出,可將各種蛋白質以一定的交換條件加以分離。常用的有二乙氨乙基纖維。

3.葡聚糖型離子交換劑比纖維素交換劑更有分子篩作用,閃而兒層析分辨率較高,且交換容量是纖維素型離子的3~4倍。

瓊脂糖型離子交換劑對耐受件大,可進行高版消毒,使用時可用緩衝液直接平衡,無需預處理。

過濾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分子大小為基礎進行層析的,用來分離提純各種具有生物特性的物質如蛋白質、肽類、核酸、酶類、多糖和激素等。

4.親合層析法

主要依據抗原抗體的生物學活性進行分離和提純。段常用的是以共價鍵結合方式來製備免疫吸附劑,如將相應的抗體交聯於固相載體均作免疫吸附劑來純化。

5.綜合法

應用上述4種方法之一,往往還不能使抗原或抗體高度純化,因而可視抗原或抗體的不同性質與要求,先用鹽析法或凝膠過濾法獲得一個粗純品,再進一步用各種有效分離手段如親合層析等綜合措施,以獲得高純度的抗原。這是製備特異性好,效價高的抗血潔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