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氣節,乃民族之魂,國之脊梁,衰而複興,亡而複國的不屈之火!
國無氣節則喪權,人無氣節則喪魂!
古有先賢屈原,懷石沉江,以死明誌,一首《離騷》道盡奸邪禍國之恨,愛國不渝之情,為千古之絕唱!
後有蘇武囚於匈奴十九年,齧雪吞氈,守節不屈,流芳後世!
再有嶽飛精忠報國,勇猛無敵,殺賊寇,奪失地,揚國威,卻為奸臣昏君所害。冤不過莫須有,其身雖死,其魂不滅,忠烈之魂為萬民頌!
更有文天祥奮勇抗敵,國亡被擒,不為威逼,不為利誘,寧死不降,一首《正氣歌》道盡不屈民族氣節,天地正氣,名垂千古!
直至崖山亡國一戰,陸秀夫背少帝,投海自盡,十萬軍民跳海殉國,何其慘烈,何其悲壯!
先賢忠烈舍生取義,常遭後世宵小誹謗毀譽,諷其不懂趨炎附勢,榮華富貴之樂,愚鈍至極。難道真是如此?縱觀古今,忠義之士必得人心,冥冥之中更得天道!
世事無常,國難又至,數十年前,前朝昏庸,外敵來襲,山河城池被賊寇踏在鐵蹄之下,國民之血染遍大地,屍山血海,整個國度都在哀嚎哭泣。
前朝皇族在外敵殺來之際,竟不思抵抗,望風而逃,攜多年搜刮之巨財逃往他國,空留無數子民被外敵殺戮,視若無睹,喪心病狂到了極點!
可恨十萬萬炎黃子民在豺狼屠戮之下隻剩不足一萬萬,一寸山河一寸血,在亡國之際,國人中湧出無數英烈之輩,帶領國人誓殺賊寇!
然敵軍有備而來,兵強馬壯,最後黃河衛國一役,數百萬軍民誓死一戰,直至兵盡糧絕,人人重傷,賊寇叫囂,跪地為奴者可饒一死。
卻不知經過這番國難,炎黃子孫軟骨盡去,奸邪盡逃,剩下之人個個鐵骨錚錚,百萬軍民於黃河畔泣血而歌:“炎黃子孫啊……錚錚鐵骨……好兒郎啊……何懼生死……”
百萬人泣血而歌,聲震天地,賊寇望之膽寒,讓賊寇更肝膽盡裂之事還在其後。
隻見百萬軍民泣血高歌,竟然一一跳入濤濤黃河,以死殉國,赴死之際人人高呼:“願以我血,複我河山!”
百萬軍民同時赴死,淩冽正氣化作滾滾血色狼煙,衝天而起,直灌烈日,驕陽瞬間血紅,天地雷霆驟變,血雨瓢潑而下。
血雨風雷之中,炎黃千古英靈,如嶽飛、文天祥、於謙、張煌言、衛青、霍去病等等英魂盡皆出現,原來這些千古英魂並未化作雲煙,而是在天地正氣和萬民崇敬之中得以封神!
眾多神靈以百萬壯士的淩淩正氣,為無數將士灌頂相助,以天地之力加冕聖皇,冊封十名衛國大將,一百零八名護國死士,統領炎黃子孫最後一支大軍和賊寇血戰。
得到天地神力正氣灌頂,眾多將士視死如歸,勇猛無匹,經過多番慘烈血戰,終究擊退賊寇,讓炎黃子孫免於亡國之恨!
自此炎黃大陸改國號大義王朝,是以弘揚民族大義,國之大義,紀念那些為炎黃大陸犧牲的無數壯士,更紀念那黃河衛國一戰赴死的百萬英烈!
【正文】嶽王城的大街上,一弱冠之齡,身高七尺有餘,著青色長衫,腰挎長劍,麵色平凡中帶著堅毅的男子漫步走著,此人名喚林霄,乃是家住嶽王城的一個學子。
走在道路上,林霄腦海中還回蕩著老師講的正氣證律法,說的是隻要是心懷剛烈正氣,見到枉法作惡之事,便可以以一腔正氣引動天道律法的力量,來懲治奸邪。無論對方是皇親國戚,還是悍匪惡賊,人人都可以判其罪惡。這一課聽的林霄熱血沸騰,他恨不得能像老師說的那樣,一些厲害的正義之士甚至可以達到口銜天憲,言語誅罪的強大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