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印度博帕爾約四十公裏,在這個並不十分繁華的鄉村裏,透著寧靜與秀美。正是秋收季節,陽光映著金黃的碩果,空氣中彌漫著甜蜜的果香,人們來來回回忙碌著,阡陌之間,洋溢著他們由心的喜悅。
一座不高的小山仿佛已經佇立在那裏有幾萬年,既突兀又和諧,山頂一座圓形佛塔俯瞰著山下平原。仿佛一個老人和藹深邃的目光。
佛塔呈半圓形,高有五層樓,占地有四百平米。佛塔由灰磚砌成,嚴絲合縫,仿若一體,佛塔周圍的一圈欄杆上刻著栩栩如生的佛家故事浮雕,誰也不知道古人是怎樣雕刻的,細細看著,隻覺得修羅妖豔嗜血,羅漢怒目正容,佛祖慈悲莊嚴···若看久了,心神也有陷進去的感覺。這佛塔在附近諸多的佛教建築群中極不顯眼,但平凡中卻透著莊重與神秘。
寺內僧人正在忙碌一年一度的豐收祭,對於這附近的居民而言,沒有什麼比豐收之後再來佛塔祭拜更來得隆重的事了,這座佛塔以及附近的佛教建築是居民的精神信仰,他們的父輩曾在這裏拜祭,祖輩也曾在這裏拜祭,而他們也繼承這進千年來的傳統。他們相信,若有苦難,有佛渡之,若有快樂,是佛賜之。
山腳下,一輛加長版林肯車緩緩駛來。在落後貧窮的印度,這輛車不說不是唯一,但出現在這個靜謐的原野卻顯得特別的不協調。多虧政府為開發佛教旅遊資源而修了一條瀝青馬路,否則,以這輛林肯車的長度注定隻能停在大都市。
林肯車停在山下,先下車的是兩個虎背熊腰的西裝保鏢,他們麵容嚴肅,眼中泛著精光,一看就知道絕對是訓練有素。接著下來一中國男子,這男人看起來十分年輕,約莫不過二十,他的身材略壯,個子有一米八幾,看上去英姿挺拔,男子的臉棱角分明,黑色碎發,劍眉高鼻,除了眼睛顯得深邃有神之外並無其他特征,若不是他一身阿瑪尼西裝實在吸引目光,隻怕將他丟進人海你絕找不出他的所在。
接著從車上下來一個年輕的印度女子,中等略上的麵容並不十分出眾,但一身職業裝告訴著別人,她是一名導遊。這個導遊名叫維薩莉,年紀輕輕的她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是業內的王牌導遊,後來自己創辦旅遊社,她的公司僅僅兩年就成為國內鼇頭,創造了印度國內的商業奇跡。
若現在有熟識的人在此一定會驚訝的眼珠子掉一地,因為早就退與幕後的,現在身家不菲的維薩莉此時竟身穿職業勁裝為人做導遊!
隻見維薩莉雙手扶在小腹,身子微躬,沒有絲毫高傲,處處透著的尊敬,若有人能注意到此時維薩莉的眼神,那一定會發現她看這個指骨男子的眼神裏透著三分熾烈,三分畏懼,四分愛戀。不禁讓人對這中國男子的身份浮想翩翩。
這男子到底是誰?竟讓維薩莉有如此尊敬!
恐怕隻有維薩莉自己一個人知道,眼前的中國男子絕不是那種看上去的平淡無奇。他隱藏在背後的實力之巨難以想象,他的經濟觸手伸向世界各地,掌控多國的經濟命脈,其身份地位以足夠支撐他與華爾街財團同食蛋糕,他有一個絕非一般名門的性名——宋陽明。
宋陽明出生於大陸宋家,乃是民國四大家族之一。民國時期,四大家族一手把持著國家經濟命脈,而宋家更是出了好幾位名人。在經濟和政治領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內戰期間,宋家內部就站位問題而分裂,蔣家戰敗後,其中一支族人逃往台灣,而另一支則一直幫助祖國的發展重建,幾十年的發展,使得宋家漸漸隱於幕後,但在世界金字塔尖端的圈子裏,大陸宋家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對象。
宋陽明從小就就受家族啟蒙,表現出非凡天賦,其對經濟政治方麵的洞察力和把握力及其變態,天生貪婪但不失理性思考的性格一直倍受族內長者的青睞。特別是其貪婪的性格與宋家曆代家主有著共性。而他不負眾望的崛起史更是一段傳奇。有內幕消息稱,宋陽明已成為族內默認的下一任接班人。
隻是,這傳奇般的男人現在竟出現在印度佛教聖地桑吉佛塔,這就不禁有些玩味了。
顯然,宋陽明早已習慣幕後低調、出人意表的做法,看他身邊隻有區區幾位貼身保鏢就知道這次隻怕是瞞住了所有人的私下行動。要知道,到了某種層次的家族之爭已絕非一個殘酷的詞所能代替的,而一直秉承優勝劣汰的家族製更是助長了許多危險。更何況,與大陸宋家有過隙的國際大鱷尚有不少。與內與外都有致命的威脅,宋陽明此時的作法與送死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