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謝雙死了。謝家的獨生子謝雙死了。

謝家人信奉平安是福,一輩子追求簡單平穩,四世同堂其樂融融。他們對人生設想了千萬種結局,卻從未想到這最殘酷最生不如死的失獨會是他們的宿命。但是,人生從不按想象出牌,命運就象是行駛在茫茫大海上的一艘小船,你永遠不知道風平浪靜的下一秒鍾是否會掀起滔天巨浪,撕裂你,吞沒你。

那是中秋夜,經過白天一場秋雨,天空被洗刷得格外晴朗明淨,一輪圓月高懸在天空,幾縷白雲在周圍飄蕩,襯托著這個團圓之夜格外靜謐、和諧。

謝豐收一家祖孫四代,謝豐收和趙桂花兩口子,老父親謝全有,兒媳婦趙琳和孫女燕子,齊齊圍坐在擺滿了酒菜和月餅的餐桌旁,等著這個家的獨生子謝雙歸來。謝雙今年整30歲,在縣城上班。

為了籌備這頓團圓飯,趙桂花和兒媳婦趙琳整整忙活了一個下午,殺雞刮魚,燉肉炒菜。一年兩個團圓夜,除夕和中秋,全家人是必須湊齊了一起過的,哪怕孩子們出門再遠,哪怕天上下刀子都得趕回來吃這頓團圓飯。這是老謝家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老規矩。今年更不能例外,因為老謝家又要添丁進口——謝雙和趙琳的第二個孩子,去縣醫院走後門做了B超是個男孩——已經在娘肚子裏呆足了8個月,還有40天就要出生了。

一家子齊整整地圍坐在餐桌旁,沒有老爺子謝全有發話,誰都不敢動筷子。謝家三代單傳,到謝雙這一代又趕上了計劃生育,更是隻一根獨苗。全家人都把這孫子看得比天還重。也是,他不回來,就缺了一代人,是萬萬不可的。

謝雙和妻子趙琳是發小,兩人從小一起玩耍,一起上學,長大後一起讀了縣裏的技校,畢業後謝雙進入縣城的農產品深加工進出口公司工作。趙琳的媽媽李豔蘭和謝雙的爸爸謝豐收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夥伴,經李豔蘭做主,兩家親上加親結成了兒女親家。謝雙吃苦耐勞,踏實肯幹,現在已經是果蔬深加工車間的車間主任。

謝雙下了班,騎上摩托車迫不及待地往家飛奔。今年風調雨順,水果和蔬菜大豐收,公司的業務比往年都多,幾條生產線開足馬力24小時不停。謝雙連續加班一個月,他的心早已飛回朝思暮想的妻子和家人身邊。

秋天處處是美景,路旁的銀杏樹葉子金黃燦爛,象一隻隻可愛的小巴掌向謝雙揮舞,謝雙想起了趙琳肚子裏的孩子,這會兒是否也正在娘肚子裏張著小手。“好兒子,爸爸來了!”他開心的笑了,胯下的摩托開的飛快。

剛開上大路,揣在口袋裏的手機劇烈震動起來。謝雙趕緊靠路邊停下,手機屏幕顯示劉海洋,初中同學兼多年好友。

“我說海洋,你早不打晚不打,不知道我正騎著摩托車呢。”

“哎,老謝你說對了。我就知道你剛下班還沒到家。”

“怎麼了,大過節的,找我有事啊?”

“咱們幾個要好的同學,在鎮上擺了一桌要聚一聚,這缺誰也不能缺你啊!趕緊開著你那寶馬,往鎮上來吧!”

“我說哥們兒,今天真不行。大過節的,一家人都等著我呢。”

“怎麼?你現在發達了瞧不起我們這些泥腿子了?我可告訴你老謝,你今天要是不來,我們這一桌人就不動筷子。等到天亮也得把你等來!我就不信你不給麵子!”說著在電話那頭得意的笑。

“唉,你說你那臭脾氣,還是那麼又臭又倔。真拿你沒辦法,”謝雙看看天色尚早,“好好,我跟家裏請個假。”謝雙向來重感情,又好麵子,特別怕自己的一幫農民同學說自己眼框子高。

“這都快9點了,雙兒咋還不回來。”趙桂花頻頻抬頭看掛在牆上的石英鍾。

“電話裏不是說了嗎,說在鎮上被幾個同學叫住了,跟同學聚一下再回來。”

“要不,再打個電話催催?”

“別催了,孩子騎著摩托呢,別讓孩子著急。”

雖然趙琳提前給燕子先墊了點,可畢竟才是8歲的孩子,抵不住美食的誘惑,眼巴巴地盯著桌上的雞鴨魚肉,不時偷瞄一下老爺爺,再咽一下口水。忙活了大半天,趙琳也又累又餓,腰裏墊著個枕頭倚在炕頭牆上歇息。

“燕子她媽,你先掰點,和孩子吃吧。終歸是有身子的人,不能餓著孩子。”

得到老公公的聖旨,趙桂花趕忙拿來一個盤子,把桌上的每樣菜都從邊上扒拉了一點,遞給兒媳婦:“快點吃吧,別餓著孩子,這還有個數月就生了。燕子也吃啊!”

趙琳下了炕,拉著燕子去灶間吃飯。可燕子似乎並不領情,她從老爺爺和奶奶的表情中,很敏感地揣摩出這份優待並不是針對她,盡管她也還是個小孩子,但一切專門給予小孩子的特殊待遇,似乎馬上就要讓位於媽媽肚子裏的小寶寶,那個全家都熱切期待的第四代男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