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嬰兒誕生,這個可愛的小天使,從安靜、恒溫的液體環境下突然降臨到充滿強光和噪音的世界,他們將很難適應這個與母親的子宮截然不同的環境。這時,蒙台梭利建議:應該讓嬰兒在微暗的房間裏安靜地休息,讓他慢慢適應這個全新的環境。遺憾的是,幾乎沒有人這麼做。
嬰兒剛一出生就立刻被全身包裹起來,絲毫動彈不得;原來在母親子宮裏蜷曲的幼小身體被強行拉直。這不禁讓人想到動物媽媽們對新生幼崽自然而然的保護——它們會把剛出生的幼崽藏起來,讓它們避開刺眼的光線,一直用虛弱的身體給小幼崽保暖,還要隨時警惕其他動物的入侵,更讓人意外的是,它們甚至不準自己的孩子被看一眼。
相比之下,我們的孩子所受到的待遇卻遠不及幼獸——嬰兒往往被親友從搖籃裏舉起來,在光線中瞧個仔細,甚至剛一落地就被人打扮一新,穿上漂亮衣服、挽上絲帶,這幾乎等於讓一個剛分娩過的母親梳洗化妝然後去參加宴會。有誰能體會到,新生兒那從未被觸摸過的小小身軀和柔嫩的肌膚是那麼敏感,甚至一碰就會有異樣的感覺;這些衣服會讓嬰兒感到像鋼針紮刺一樣難受。
這時,蒙台梭利告訴我們,嬰兒不需要穿任何衣服,最需要的就是裸露的自然狀態。他需要呆在一個幽暗的沒有任何幹擾、恒溫的房間裏,保持出生前在媽媽胎盤中的蜷曲姿勢。也許會有人說,嬰兒需要衣服保暖,然而事實上衣服是無法給嬰兒帶來溫暖的,唯有母親的體溫和房間裏可以調控的溫度。動物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著自己的幼兒,我們作為人類更應該如此。
幾個月後,等孩子大了一些,許多望子成龍的父母開始教孩子走路。他們拎起孩子,好奇地觀看他們的雙腿在地麵上柔弱無力地蕩來蕩去。令人可笑的是,這些父母竟由此認為他們的寶寶開始學會走路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此時孩子的肌肉和神經係統的發育還不健全,尚不具備良好的平衡、協調能力,還不足以做到行動自如。
盡管如此,由於寶寶正處於成長發育的高峰時期,腳骨和肌肉很快就會發育完善,漸漸地就自然學會了走路。這時,那些不明真相的父母或許會說:“看,我教會寶寶走路了!”事實上,這隻是孩子成長的自然結果。
蒙台梭利認為,大自然本身決定著孩子的頭、鼻及耳朵的形狀;父母無需捆綁孩子的雙腳,他們的腿會自然長直。在時機未成熟之前,且不要強迫愛子走路,因為隻要時機一到,孩子就會自然地站立起來行走,走路就是這樣一樁水到渠成的事情。
蒙台梭利所倡導的新式教育,就是告訴我們如何遵循孩子成長中的自然法則,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少設置一份障礙和傷害,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從而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