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幹點才不吃虧
這種觀點一般隻有在窮人口中才說得出,他們眼中隻有少幹點,反正工資是固定的。做多做少都沒關係,做多那是傻瓜才願意幹的事情。這是一種安於現狀不求突破的行為,是極其危險的,這輩子很可能就在這些小小舉動中沉淪了。2、無止境地追求卓越
窮人和富人沒多大差別,因為大家內心深處想法都差不多。有些人不斷追求突破,有些人卻甘願接受現實的生活,不謀求發展。“0”到“1”距離,是窮人和富人的差距。這距離並不遙遠,隻在於窮人隻把想法“藏”於心地,而富人則把同樣的想法付出實踐,不斷追求卓越。結果,彼此差距越變越大。3、天生喜歡占小便宜
人人都喜歡占小便宜,隻是占多占少的區分。在職場中,員工之間的心態不一樣,幾年之後差距會不一樣。很多從窮變富裕的人,不是靠占小便宜變富的,而是腳踏實地幹起來的。員工整天想著占便宜,隻會磨損掉自己的寶貴時間。這是一種“丟西瓜追芝麻”的行為,會獲得短暫利益,卻讓自己失去更多。4、具備創新追求品質
不難發現,創新,這是很多成功的人共同擁有的品質。說起來,真的很難,尤其是拿固定工資的,沒有任何獎金的員工。我想大多,不會追求精益求精。隻會在老板的吩咐下去做,不是他們不會去想,而是不想去想。這個跟富人的品質有著渾然不同的結果。窮人在職場中把自己原本機智的頭腦給鈍化掉了。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常常會成為公司裁員對象的因由了。
5、我相信天道酬勤這個理
富人和窮人有個差別,富人比窮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更多的辛苦。富人越搓越勇,盡管麵對很多困難,但隻要咬牙就能挺過去。看似普通的行為,其實不難看出富人的積極樂觀心態,就算將來他們傾家蕩產,也會運用他們的智商東山再起的。窮人單純付出勞動力辛苦掙錢,但富人掙錢卻靠的是雙手,更多時候用的是腦子。
6、災難麵前是機遇
這是很多商人和富人共有的經驗。在巨大災難麵前,總能把災難變成機遇。“對別人是災難,而對我們則是崛起的好時機。”如禽流感時期,大家都在殺雞低價賣雞,而一老太卻低價大量購入飼養,災難過後一倒手,就掙了一億。窮人一般隻有固定思想模式,是單純體力勞動者,不懂怎麼樣創造財富。
7、發財要先扔“肉”
很多窮人想發財投資,卻又舍不得出手扔“肉”,希望錢越安全越好。可世界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投資本來就有風險,富人觀點是:“拚了!為事業冒風險。”窮人觀點:“哪種才是穩賺的投資呢?會不會血本無歸?”結果,當然是不同的。8、不是金子就做沙子
“是金子總會在沙子裏發光的”的道理大家都認可吧,但在我們周圍,有多少是“金子”?畢竟金子是少數,沙子才是多數。富人大多不承認自己是金子,他們都認為自己是沙子,知道自己跟金子的差別。金子能換錢再變成樓,而沙子隻要運用好,自己也能變成樓。所以,知道差距,就腳踏實地做沙子,在沙子裏默默提高自己的含金量。9、“猶豫”跟“謹慎”的差別
在機遇麵前,窮人和富人的態度有些類似,也有些差別。窮人猶豫,這樣會不會讓自己失敗?發大財用著如此冒險麼?富人也會猶豫,這樣如果失敗了,我會失敗在哪個階段,我會在哪些部分出現問題?我要怎樣應對呢?同樣是猶豫,窮人的“猶豫”是膽小,而不是謹慎;富人的猶豫不是膽小,而是真正的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