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盡的讚揚與批評”是我立刻想到的詞,可能震撼,但並不會為有思想認知的人撥動心弦。這樣都算不上評論員,他們至少操守著一種論調。還有一些自認為能給世人的建議,總結至正、反、中三方都被提及,這或多或少是我的思想範疇,我表示強烈譴責。
這是我初看完《說說當今這些文化人》-張守濤著的連帶想象,但也隻針對其寫〈先鋒/韓寒〉這一篇,其代表作應是後幾篇,包括了“商人”、“秦人”、“騎士”的前綴,讓我對整本書的架構有了一定了解。對於以一切向前的現代中國,有賈樟柯這樣回望發展的智士便不會少了如張守濤這般描寫能停得下來的人的人。
這樣叫好不叫座的話語在“商人”帝國是不會出現。
我是一個普通人,對普通的刻板印象裏所具有的特質我一應俱全,我正常得近乎軟弱。就退學而言,有很多堅定者說退就退了,而我要究其世間所有的因素,最終得出繼續上學的結論。也無頭蒼蠅似的混跡在大學裏,隨著人潮上課,隨著人潮下課,印證著暑假便應去實習的陳詞濫調。我整個人也活在刻板印象裏,該有的我全湊齊,不該有的堅決不會有,不為人前,不為人後。這樣的定義非要有個好修飾大概是“官方”了吧。官方應有的刻板印象詞有“我強烈譴責”、“親切交談”等。
對於大多數大學生都隻知道玩遊戲的說法,這是事實。也漸漸成為一種輿論方向。我大一大二都是這輿論方向的住客,便不被稱為輿論使然,而是事實了,乃至大三,遊戲給我帶來的其它方麵的痛苦太深使我意識到應該放棄遊戲,也就毅然脫坑。我隻所幸的是在大一大二,而不是在高一高二,我之幸運是人猶不及的。
當初我玩英雄聯盟時,隻是純粹的玩遊戲,因為那時高三的我還有繁重的學業,玩一下也沒什麼的境界。到了大學,有太多的時間無聊,即使是有事做也覺得沒有任何意義,便用遊戲來打發時間。因為在遊戲時,可以完全投入其中,記不得遊戲之外的一絲一毫,沒有無聊的恐慌,沒有一句什麼事都沒意義的念頭。是沉迷遊戲。當我為我這樣的投入到了要償還的時候,掛科、重修、與人相處等等。我有些對遊戲的恐慌,當我大三時走近圖書館並且愛上看書之後,便開始審視玩遊戲。玩遊戲不會讓玩遊戲的人覺得是在浪費時間,讓人沒有時間去記得現實中的煩惱、無助、恐慌、無聊、一事無成,這樣不會讓人太痛苦。並非是害怕麵對,隻是玩遊戲不過是一個容易逃避的途徑,讓自己完全進入另一個事件中,再去處理問題,問題就是用來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