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了狹窄悠長的山道,沈君笑直直朝江岸走去。
綠水悠悠,一扁孤舟橫在岸邊,沈君笑一躍,極為瀟灑,他把肩上的小石頭放下後,拿起船槳劃動起來,平靜的湖麵泛起陣陣漣漪,小船慢慢離岸而去。
沈君笑劃了會船後,便鬆開船槳,從懷裏拿出了一根半尺餘長的翠綠笛子,他怔怔看了一會,隨後,一曲《鳳求凰》嫋嫋回想於江麵之上。
“扁舟之上吹翠笛,濤濤江水賦思愁,難怪古人登舟臨江來得那麼多離愁別緒。”
一曲終了,沈君笑看著翠綠的江水頓時心中愁緒萬丈。
片刻後,沈君笑一掃心中的愁緒,站了起來,重新執槳劃船。
坐於船頭的小石頭一邊百無聊賴的把玩著酒葫蘆,一邊不知從哪摸出果核,一顆顆的拋向江麵。
半個時辰後,扁舟靠岸,沈君笑帶著小石頭往襄平城而去。
襄平城,位於徐州最為富庶的地方,同樣,也是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一個老城。
秋至過一旬後的第一天,將是襄平城三年一度的花鼓節,鼓聲銅鑼聲響徹全城,這一天,也是當地埋藏三年的名酒狀元紅的出土之日,所以不少好酒之徒都會這一天彙聚襄平城,就隻為一嚐那名動天下的美酒。
滄桑斑駁的古城牆把戰爭留下的印記清晰的展示在世人的眼前,這座臨近南海的古城在李氏王朝崛起時飽受戰火的摧殘,如今,硝煙褪去,襄平城依舊是那座溫婉嬌柔的江南小城。
城門之中,有數個披甲帶刀的士兵正在檢查著出入城的行人,但大多隻是例行公事而已。
一身穿粗布白衫的俊俏少年帶著一位胖墩墩的小男孩慢悠悠的走進城中,在白衫少年進城不久後,一身穿綢緞紫袍,腰佩白玉和香草的翩翩少年帶著一位仆從也悠悠進城。
進城之後,沈君笑便聽到陣陣鑼鼓聲,他讓胖墩墩的小石頭騎在自己的脖子上,隨後便循聲而去。
唱花鼓戲的人在醉花樓對麵的空地上搭了個戲棚,戲棚對麵的醉花樓是襄平城乃至徐州的有名酒樓。
沈君笑趕到戲棚時,已然是人山人海,他望了一眼醉花樓,瞥見二樓之上有數個沒人的桌位,轉身便往那古雅奢華的酒樓而去。
沈君笑一進酒樓,便有店小二提著壺熱茶笑嗬嗬的走過來。
“客官,裏麵請。”
“咦,這位客官,樓上可是佳座,不知客官可有預定?”
店小二看著這位帶著小孩子的白衫少年直直的往木樓梯走去,急忙把他攔了下來。
“哦?那若是我出百倆黃金,能不能讓我上去呢?”沈君笑笑問道。
店小二聽到這話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試探性的問道:“如果有的話,應當是可以的。”
“哈哈哈???,你看我粗布白衫像是拿的出百兩黃金的人嗎?”沈君笑朗笑道。
“那你還是樓下找個位置坐吧。”店小二氣勢囂張的指了指一張靠牆不顯眼的桌子。
沈君笑也不氣惱,帶著胖墩墩的小石頭朝那張桌子走過去,此時,一身穿綢緞紫衣的雍容華貴男子帶著仆從慢悠悠走進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