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1、魔兵之源(1 / 2)

隋朝末年,政局動蕩,各地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一時間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的長子,他便是誕生於這個政局劇烈動蕩的年代。

李建成是一味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617年,李建成助其父李淵起兵反隋,授隴西公,為左三軍統帥,一路率軍取西河、戰霍邑、守潼關、破長安。

公元618年,隋煬帝被叛軍所殺,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持續三百多年的大唐王朝。

唐朝建立之後,李建成被立為皇太子。他除了協助李淵坐鎮長安,處理政務,代父出巡之外,還多次率軍出征,抵禦北方突厥的侵略。武德五年,奉詔剿滅河北劉黑闥,平定山東,完成帝國統一大業。

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李建成功不可沒。他是李淵反隋建唐活動中的重要參謀,並立下赫赫戰功。

李建成作為唐初統治集團的核心人物,既具有傑出的政治才能,又有佐理政務的經驗,他積極襄助李淵完成唐初統一與建國大業,為唐初迅速實現統一、穩定和各項典製、機構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唐朝建立之後,他禮賢下士,廣羅人才,穩定後方,輔佐李淵處理朝政。而秦王李世民長期在外征戰,處心積慮地經營私人勢力。

李淵便著手削減其羽翼,秦王府文臣武將多被貶黜外放,部分武將調給齊王李元吉使用。李世民眼看大勢已去,奪嫡無望,便與手下商議密謀,並勾結早已買通的皇宮戍衛。於626年7月2日清晨率領全副武裝的眾家將及私下招募的八百死士在皇宮內發動政變。

李世民親手射殺了前來早朝的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同時遇害,建成五個年幼的兒子也在政變中被殺,家人全部除籍。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玄武門政變”。

李世民繼位後為了安撫人心,於貞觀二年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諡“隱”,以禮改葬。貞觀十六年五月,又追贈建成皇太子稱號,史稱“隱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通過發動血腥政變獲得帝位,不僅破壞了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而且兄弟相殘也為人所不齒。

因此,李世民為了證明自己獲得帝位的合法性,必須在史書中大書特書自己在建唐過程中的卓越功績,“歪曲地把晉陽起兵的密謀描繪成太宗的精心策劃”,貶低李淵,打壓李建成、李元吉以抬高自己,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功勳,表明自己所為是擁有“天命”的,從而間接地證明自己擁有帝位的合法性。

李世民以此開創了帝王直接幹預修史的典範,他一方麵授意史官抹殺建成建唐前後的曆史功績,對建成的曆史活動,或埋沒不載,或曲載其事,將其醜化成既無功於社稷、又心胸狹窄、且多次企圖謀害秦王的卑劣小人。

另一方假托李淵曾私許將其立為太子,以證明其殺兄屠弟實屬無奈,乃大義滅親、鏟除奸惡、上承天道、下安社稷、無違君父之命的正義之舉。

李建成本來是一位心中有天下格局的優秀帝位繼承人,他是李淵重點扶植的對象。李建成的優秀,迫使李世民必須克製私欲、不斷積極努力追趕方能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