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又發明了鋁鏡。在真空中使鋁蒸發,讓鋁蒸汽凝結在玻璃麵上而成為一層薄薄的鋁膜。這種鍍鋁的玻璃鏡在鏡子的曆史上寫下了嶄新的一頁。
黑板的發明
19世紀以前用黑漆塗在木板上是為了保護木板不受侵蝕,偶爾也兼用於公布重要事項,類似現在的公布欄的作用。但那時候的“黑板”都很小,而且目的並非用於教學。但到了19世紀中期,世界各地的大學開始興盛,原本的教師口述、學生口記的教學方式,因為學生人數增多而越來越顯現不便,因此歐洲各國都開始普遍的把原本小型、非固定的黑色布告欄增大,用來教學之用,便於遠處的學生抄寫教師的授課內容。黑板由此演化而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粉筆的發明
最早人類發現,木炭可以拿來作畫。遠在文字發明前,人類就用木炭來作畫,在歐洲的岩洞中仍然能看到用碳粉、或者木炭所作的壁畫。
到了中世紀,人們開始發現,用石灰加水,可以做成塊狀的物體,可以用類似木炭筆的方法,去記錄在深色、或者是堅硬的表麵。因為在那時紙張是很昂貴的物品,所以多刻在木板岩石上,但是碳筆記錄的內容又容易模糊。
最早粉筆的作用,不是拿來教學用,而今天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教學上,黑板和粉筆具有同樣的重要性。
報紙的發明
報紙是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信息傳媒之一。和紙的發明一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報紙的國家,中國的邸報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種報紙,它出現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
西漢王朝實行郡縣製,各郡在長安設立辦事處,稱為邸。邸傳送的奏章起到了傳遞信息的作用,是報紙的萌芽。駐邸官員通稱為邸吏,報紙的原始雛形就在邸吏向藩鎮傳抄消息的過程中應運而生了,邸吏可以說是最早的新聞報道者。
現存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的一份中國唐朝時的邸報,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這份報紙是通過傳抄官方文書的形式來傳播新聞消息的。唐朝已有了傳遞官方文書的龐大交通網,報紙通過郵驛發送到全國各地,這和現在的報紙發行網很相似。
口罩的發明
1600多年前,我國正處在元朝時期,當時國家經濟發達、物產豐富。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十分羨慕,不遠萬裏前來遊覽。他發現伺候皇帝飲食的宮人,口鼻上一律蒙著一塊織工精美的蠶絲巾。他打聽到這塊蠶絲巾的功用是為了保證皇帝飲食的潔淨。回國後,他把這件事也詳細寫進了《馬可·波羅行記》。這是有文字記錄的最早的關於口罩的描述。
600多年後,德國一名醫生提議醫生用紗布蒙起口鼻後做手術,各國醫生紛紛效仿,從此傷口感染率明顯減少了。這就是現代紗布口罩的來曆。
坦克的發明
英國首次發明並投入戰場的“陸地巡洋艦”——坦克,有28噸重,可乘員8人。在兩側炮塔上共裝有兩門口徑為75毫米的大炮和幾挺機槍,采用過頂的重金屬履帶,剛性懸掛,行駛速度最大為6000米/小時。沒有什麼通信設備,帶有幾隻信鴿,必要時就靠信鴿去聯絡。
當時英國在世界稱雄是靠海軍,海軍最漂亮最有威力的是巡洋艦。坦克一問世,就好比威力強大的巡洋艦,因此就叫“陸地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