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煙囪上升起淡淡的白煙,房舍後麵傳來“汪汪”的狗吠。幾隻不知名的鳥兒已經站在雨畫樹的樹枝上輕聲的鳴叫著,一切簡單而又安靜。這個時候除了早起做飯的家中婦孺就連家裏的男人們也都還沒起床,勞累了一整天晚上好好睡一覺是最能補充人體力與精神了,所以也沒有哪家的女人把丈夫叫起,一般都是等到做好飯才會叫家裏的男人和孩子起床。小村裏一切都像畫中畫的一樣,寧靜而又祥和。過了一會差不多飯都做好了,這個時候村裏麵開始熱鬧起來,早上起來打招呼問好的,還有小孩子不聽話亂跑的,總是能讓人想起自己的一些往事,這個時候老人們會坐在門前的木墩上抽上淡淡的一袋煙,笑咪咪的看著自家的孩子和別家的孩子們一起玩耍,有時候偶爾能聽見輕微的嗬斥聲,不用猜就知道準時哪家的孩子又淘氣了。
這一切本該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的,村裏的人們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與世無爭安詳自在,好幾代人都是這麼過來的,聽說這裏的祖上最早的時候是從外麵那個世界過來的而且還是那個世界裏麵比較富有的人,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好像得罪了一個大人物最終迫於無奈帶領全族人逃命的時候誤闖了這裏。從此就在這住了下來,這些也隻是口頭上相傳,在村中的書館中也還保存著幾本這樣介紹的書籍,隻是時間太久了很久沒有人翻閱,慢慢的也就擱置起來了,隻是在小孩子的時候總是愛聽一些故事的,而這裏的老人一般也沒有什麼事幹所以盡管沒有去翻閱那些書籍,這些事情還是一代代的傳了下來,不是為了紀念什麼也不是怕忘了,用老人們的話說就是沒事幹了給孩子們講講外麵的世界萬一將來村中有出去闖蕩的不至於什麼都不知道。其實真正的原因的誰知道,沒有人去深究這個因為那麼長時間過去了也沒見村中的哪個人出去過,或者說是出不去,又或者說是在小的時候還在想想這些事情,因為小孩子總是喜歡新奇的尤其是沒有見過和聽過的事物,不過小孩是有長大的時候的,等到差不多了就不會再去想這些了。有的會去想著哪天出去看看不過這個小山村或者說是一個小世界被一個罩子給蓋住了是出不去的,這也隻是這裏的人這樣說因為不知道是什麼,在走到一個邊界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圓形的罩子將人給攔住,裏麵的人出不去至於外麵的人進步進的來那就不知道了,不過這個地方實在隱秘所以也不好判斷是外麵的人沒有找到還是找到了進不來。至於這個隱秘還是從那書館中幾本破舊的書籍中介紹的至於到底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不過大體從四周的邊界處望去是看不到什麼的,除了大山還是大山,慢慢的人們也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自給自足有沒有什麼戰亂的煩擾所以這裏的人一般都比外麵的人活的久一些。
這個時候差不多要吃飯了,所以整個村子都靜悄悄的。家裏的大人們吃完飯要去農活最閑的就是村中的那些小孩子了,小山村不算大一共也就三百多人家,所以村中的小孩子滿打滿算也就不到一百個還天天在一起所以都是認識的。不過就像一句話說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這個跟多大沒關係也跟多少人沒關係,有關係的就是人的本性。這個誰也改變不了就算全世界隻剩下兩個人還是會因為一些事情而起爭執更不用說這個還有三百多人家的小山村了,即使在這樣一個寧靜而偏遠的小山村是這樣那就更不用說外麵那個紛繁雜亂的世界了,別看這個地方小人口也不算多不過隻要是書籍上有記載的那些幾乎這個村子全都有不隻是因為這裏的人閑還有這個村裏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能出很優秀的人才,當然這個是他們自己認為的,其實也差不多是這個情況。村裏有教師,學文識字,也有武師,不過這個武技就不怎麼樣了,不過很多排陣步法到是很有一些意思。因為沒有多少的事情所以這些小孩子經常分成兩個陣營用不同的方法來詮釋這些陣法的精要和變通而且總有人會不斷的創新,找出新的方法,所以很多的方法都沒有在書籍上找到過隻有他們自己記錄一下不過不是太過重要所以幾乎沒人重視。但是村裏裏總是會有一個智者讓人們去做這些事情,由於空閑的時候比較多也就沒人在意做就做了很多時候為什麼做都沒人去問,也懶得去問,對這裏的人來說有趣的就是下個棋,喝口茶,聊聊天再就是看著一群小孩子打鬧。經常有誰家的孩子哭了然後大人們就會去詢問一下有時候他們也會去加入當中去,這樣就少不了有一些矛盾,所以村裏的房屋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有兩個方向,嗬嗬,說白了就是一邊是一方的。一開始的時候是隻有那麼幾戶鬧了矛盾最後就變成這樣了。雖然說是兩邊,不過並沒有出多大的矛盾,相反很多一邊的大人就鼓勵小夥子去娶對麵的姑娘這樣很有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