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冬遊(2 / 2)

父母被姐弟倆的動靜吵醒,趙惠琴索性也不睡了,起床煮飯。張文竣清楚雨婷每天有早起的習慣,前天她也說過要帶著雨涵去鍛練身體,就沒說什麼,準備繼續睡一會兒。

外麵的天還沒大亮,半夜的落雪把地麵覆蓋了一層薄薄的粉泥,又濕又滑,張雨婷牽著小雨涵的手,小心地踩著每一步,趟到梨樹林。

腳跟靠在水泥桌麵,練習正壓腿、側壓腿、後壓腿三個動作。練習幾遍,休息會兒,張雨婷繼續監督弟弟(年齡變大後,張雨婷身份改為姐姐)練習前俯腰、甩腰、涮腰。練習的過程,小雨涵因為腿拉筋而叫痛,張雨婷沒有嚴厲的強製他繼續往下做,而是收回動作,稍作休息,身體舒緩了,再一點點的輕度練習。

弟弟沒有擁有自己這樣的身體,如果因為練習的強度大,產生害怕與厭惡的心理,反而會影響他以後的學習進度。

鍛練了半個多小時,小雨涵手腳酸痛,張雨婷讓他坐在石椅上休息,自己在雙杠上做倒立、空翻等一些看著很漂亮的體操動作。培養小雨涵的興趣。有了興趣才能讓他的鍛練從被動化為主動,長期的堅持下去。

梨樹林裏本來是沒有這些器械的,去年她天天早上到這裏練習,吸引了廠裏的許多職工也跟著她學,早上到這裏健身,人一多,這裏就成了職工們健身的固定場所之一(另一個是廠區的籃球場)。半年前,廠裏出了一點錢,在林裏開辟一塊空地,搭上幾根鋼柱,架起用厚鐵皮做的蓬頂,就象亭子一樣。裏頭砌了兩張乒乓球水泥桌,豎起不鏽鋼的單杠與雙杠和大鐵架。大鐵架是用來掛體操用的吊環,和兩個沙袋。

有了這些器械,職工們健身方便多了,連帶著張雨婷受益。

將近六點時,來林子裏的人漸漸多起來,張雨婷教弟弟五禽戲,當作廣播體操,舒通筋血。五禽戲動作柔緩,不需要基本功,和廣場太極拳差不多,很適合幼童與老年人練習。張雨婷一式式地作示範動作,一邊說著動作的名稱,讓弟弟在旁邊仔細地觀看和模仿。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張雨婷就先停下來,手把手糾正,再練習下麵的動作。

這麼一來,旁邊熱身的職工們都圍上來,也跟著有模有樣地學,倒似張雨婷成了他們的健身教練。

早上七點半,張雨婷到學校與同學們彙合,等老師的來帶隊。

教室裏,同學們興奮地嘰嘰喳喳,為即將到來的出遊做熱烈的討論,九峰山公園他們絕大多數人隻聽過,沒去過,對於這個知名的爬山勝地是充滿好奇與神往的。張雨婷前世倒是去過,那次是陪同客戶去的,一門心思都放在的業務上,哪有心情去體會什麼怡人的景色。

九峰山(非浙省與蜀省的九峰山),顧名思義,就是九個山峰,從一峰到九峰,每個山峰都有自己的景觀,比如“天慶閣、翠雲亭、淩雲閣、冷風閣、育德泉等等,每一座峰都得爬台階。這次去,估計也就遊一峰與二峰吧,頂多加上個三峰,多了時間不夠,同學們身體也吃不消。要是到了三峰,自己不妨在路邊的青石上刻下“張三峰(豐)到此一遊”,也不錯。

幾個女同學過來串門,問她帶了什麼東西。張雨婷不好意思回答說自己隻帶了水壺與兩塊麵包。水壺是塑料製品,裏麵裝著“麥乳精”泡的飲料。麵包圓圓的,象窩窩頭,在路邊小店買的。本來張雨婷是什麼都不想帶的,公園那邊的店鋪,吃的喝的都有,何必帶著去。不過想想同學們都有帶,自己特立獨行不好。

“雨婷真節省啊。”叫孫彥妮的女同學誇了一句,語氣中帶著些許自得,揚了揚手中的包包,裏麵裝有餅幹、蛋糕、巧克力、話梅、果丹皮、泡泡糖等等。

“是啊,雨婷等下從我們這裏拿吧,我們分著吃”謝夢梵與於曉慧同學也帶了不少零食,熱情地把她們包包放在書桌上給張雨婷看。

張雨婷難為情道:“不要啦,不要啦,我吃的少,兩塊麵包都吃不下,你們的零食自己吃就可以了。”

這句睜眼瞎話說地幾個女同學紛紛掩著嘴,笑的花枝亂顫,平時課間十分鍾,班上最常出去買零食的就是她,一來二去,現在就連其他班級的學生也都知道五年六班有個特別能吃的女生。大名鼎鼎的“吃貨”今天居然說她食量小,這不逗你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