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莊周夢蝶(1 / 3)

夕陽西斜,天邊的雲仿佛被火燒著了是的紅彤彤的一片,煞是好看。在一片蘆葦裏隻見一股青煙直衝雲霄,隻見一堆火上一隻燒得金黃色的雞正在滴滴往火堆裏滴著油。一穿著僧衣留著長發的青年正熟練的往雞上末著一些調料,見這青年約十七八歲的樣子長得唇紅齒白,雖不如潘安在世亦相差不遠。隻是穿著僧衣留著長發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就在這時隻見一小沙彌匆匆跑向這青年急匆匆的說道;“淨士師兄,師傅請你去正殿”青年說道;“你倒是來的好巧,怎麼樣來隻雞腿?這可是剛烤好的,”隻見青年從火上拿下雞撕下了一隻雞腿在小沙彌眼前晃來晃去。小沙彌吞了吞口水,雙手合十念道;“阿米陀佛,善哉善哉,出家人四大皆空,”隻是微迷的雙眼,後節上下的滾動破壞了這一形象。淨士看了看笑道;“阿米陀佛,善哉善哉,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留。”說完當著小沙彌的麵上吃了起來,小沙彌看著越來越少的雞,一咬牙也說道:“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留,反正和師兄也不是第一次犯戒了,師兄給我留點啊。

倆人吃完收拾好之後走向一間佛侍,進入山門是天王殿,這是一座單簷歇山的宮殿式建築,當中供著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兩側是四大天王,亦稱四大金剛。天王殿後是重簷歇山巍峨壯觀的大雄寶殿。大殿正中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3尊金身佛像,西壁是十八羅漢,左右閣樓上坐著56天尊。3尊大佛的背麵塑有海島。海島的上下四周,分布著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善財童子參拜53位菩薩的塑像。這時大殿內已經坐了十幾人,正中間坐著一身穿紅袈裟麵向威嚴的老和尚,見到淨士來到,除了老和尚外其餘人皆站起來雙手合十恭敬的向淨士行禮道;“淨士師兄;”淨士也雙手合十的說道;“師傅,各位師弟。"老和尚乃是金山寺住持,法號;法海。擁有極其強大的法力,本著降妖除魔,拯救蒼生行於世間。

法海;“淨士,坐在為師身邊,你與我佛有緣,從小在金山寺長大卻是帶發修行,從三年前病過一場之後大徹大悟,佛法經義日漸精深,為師也自歎不如。你可願入我佛門,修成正果?”

淨士坐下後問道;“師傅,這世上是先有和尚,還是先有佛?佛經傳說之中,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苦坐七日,證道成佛,然後在野鹿苑初轉法輪,衍演正法,剃度與他原本大有因緣的喬陳如等五人出家,這才有了比丘的存在。而在那些佛經所載的故事裏麵,時間有能上溯到無量量劫之前的,但故事的主角卻都是佛陀或佛陀弟子,我仔細地想了一遍所看過的佛經,也沒有想到有什麼說成佛要先當和尚的例子。”

法海;“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你又何苦要受盡這些,早日修成正果入我西方極樂世界,免受那輪回之苦。”

笑了笑道又問道:“師傅,佛門慈航普渡,是不是隻為接引出家人方便?!”

法海;“自然不是,我佛慈悲,佛渡眾生。早在佛教源頭的時候,佛門就有七眾弟子之說,即包括受過具足戒的比丘與比丘尼,也包括出家後未受具足戒的沙彌與沙彌尼,更包括未出家的優婆塞與優婆夷。”

淨士;“就是啊,在家的居士與出家的僧人,在佛教的理論上同樣是佛教修行的一種,同樣可以緣佛門正法,到達彼岸世界。我入不入佛門視乎都一樣啊”。

法海沉思了一下想反駁什麼卻又不知如何說起;“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為師說不過你,隨你吧’。

淨士;多謝師傅,師傅;弟子幾乎看完了金山寺的佛經典義,聽說雷峰塔內藏有一卷《一切心如來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想去觀摩一下。”

法海看了看淨士說道;“你明日自己前去看吧,《一切心如來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佛法高深能助人返本還源,認識自己的三生七世。但是佛法未到者卻是看不懂的,你佛法已在為師之上希望你看了之後能有所領悟。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