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大堂上再次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朱蘭花雖然心中有些不敢相信是暗城的那位暗王想要殺死自己的兄弟,可人的心裏就是這樣,當一個人越懼怕某些想法的時候,這些想法往往越接近事實真相。
朱菊花的替身往日的行徑確實算是囂張跋扈,那是朱菊花暗地裏許可的。
朱菊花的目的很明確,替身的行為越囂張,才越符合人們心中對於紈絝子弟的認識,這樣就能掩蓋朱菊花真正的隱忍謹慎的性格。
隱忍和謹慎向來都是成大事者的必備素養,朱菊花不想讓自己的哥哥看出自己這方麵的潛質,因為一旦暴露了,迎接他的一定是殺身之禍。
朱蘭花五年前就沒有再對自己的弟弟起殺意,但是朱菊花還是謹慎的堅持使用著替身。
想不到到最後還真的救了朱菊花一命。
“若是來自市井的報複,我從來都不在意的,但是我這一輩子,總是做過些見不得人的事情,這裏麵都牽扯著那位兩位城主。”朱菊花黯淡地說道,在他心裏麵此時正被一股濃重的恐懼所壓迫。
朱菊花在發現替身死後,第一時間就潛行到了現場,親眼看過小院圍牆上巨大的人形洞口之後,朱菊花就知道此次來取自己性命的,一定是一個修行者。
在整個和國,能夠請出修行者出手的隻有寥寥幾個勢力,羽鄴城主自然是有這個實力的,但是他沒有必要殺死自己。
朱蘭花也有這個實力,甚至朱菊花大膽猜測朱蘭花身邊可能一直有城主府的修行者跟隨,可是,朱蘭花在忙那件事,不可能有這個閑心來殺自己。
這幾年朱家的嫡庶之爭已經不像當年那麼殘酷。
三十年的時間過去,朱家就算再不情願,也還是不得不接受羽鄴城主將朱家一分為三,朱家不能再合三為一的事實。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朱家也隻能低頭。
排除了這兩個最大的可能,那麼朱菊花就隻能把懷疑的對象鎖定在他最不想鎖定的目標身上。
暗城的那位深藏不露的城主,連羽鄴城主都要避其鋒芒的猛人。
暗城是一座不大的城池,城牆也不高,城門也不厚重,甚至城牆有些地方因為年久失修還有些破舊。
暗城的來曆誰也說不清楚,也許隻有愛好考古記錄的齊國史家能夠說個大概吧,對於和國的百姓乃至貴族都說不清楚暗城的真實來曆。
更確切地說,大家都在有意的避諱著不提起這個地方。
暗城地處的地方就在羽鄴城東南,在和國和山晉交界的交界線上。
說是巧合,其實這裏麵有著一個驚人的故事。
當年山晉的雷鳴將軍敗走羽鄴城,和國國君用這場勝利作為談判的籌碼和山晉的國君簽下了象征和平的和約。
二人之後相會於昆侖山下的神殿,那裏是各國締結和約的地方,也是神州大路上七國都不敢動兵戈的地方。
在昆侖山下,當時正是年輕氣盛的和國國君與山晉的那位國王產生過激烈的爭吵,那場爭吵的發端,就是這座暗城的歸屬。
由於當時規劃的邊境線正好就在暗城旁邊,山晉國君為了表示誠意,就將暗城贈給了和國的國君。
誰曾想,和國的國君在聽聞這個消息之後,不顧邦交禮儀,親自上陣,將山晉的那位地理大臣罵了一個狗血淋頭。
此事後來驚動了山晉國王,兩位大國的主人為了一個城池而大吵了三天。
雙方爭執的觀點很簡單,那就是暗城必須交給對反管轄。
自古七國的爭端都是源自土地,城池再小都是寸步不讓的地方,兩個國之君主卻像是避之不及一樣將暗城送給對方。
這份盛情之下,卻隱藏著有關暗城的無數隻有國君才能知曉的秘辛。
這些秘辛的內容不可知,卻都透露著一個明確的信號,暗城不能出現在任何國君的土地上!
和國和山晉國的兩位君主差點因為這個爭端而再次撕破臉,就在這個時候,至高無上的神殿終於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