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她的一生是個傳奇。她橫空出世,光彩奪目,如同一個無意墜落凡間的精靈,且行且唱,訴說人世的種種。亦有人說她是一個民權的鬥士,至始至終都在用滿腔赤忱維護著人權的信仰。然,無論有幾種描述,她亦是她自己,民謠的吟唱者——瓊·貝茲。
1941年,二戰的第三年,整個世界處於動蕩不安的局麵之中。1月7日,在美國紐約Staten島上,瓊·貝茲降生了。仿佛是道神諭,生於亂世,見慣了流離之苦,因而之後的人生中便也充滿了跌宕與反抗。
瓊的父親是墨西哥裔的物理教師。先天流淌在體內的拉美血統使得瓊輕而易舉地就掌握了西班牙語的運用。之後的音樂創作中,她那渾厚而清透的嗓音,流露出濃鬱的拉美氣息。
瓊幼時隨家族遷居加利福尼亞州。她11歲到12歲這兩年中於巴格達度過。戰爭的滿目瘡痍,生活的貧瘠苦難,在她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許是天賦的信仰,又或者說是與生俱來的悲天憫人之情懷,讓尚是懵懂的瓊萌生了對公義人權的追隨念頭。上高中時,瓊就已成為一個積極的反戰分子。與此同時她也是一名身具反骨的先鋒音樂人。當她在波士頓求學期間,她就在當地的一些咖啡館演出,直到1958年,那個讓她真正橫空出世的年份……
一次極為偶然的契機,她在廣場上看到了一幕有關民謠演唱的場麵。正是這驚鴻一瞥的偶然,激發了她內心對於演奏的興趣。
緊接著,在進入波士頓大學後,僅短短一個月,她就開始接觸有關音樂、民俗學以人道主義政治方麵的職業領域。她像是林間自由生長的植物,枝枝蔓蔓,無限蔓延,質地溫潤卻頗具韌力。對於任何喜歡的事業,她都可以把持得舉重若輕,自由描繪。
不得不讓人感歎她的天賦異稟。
熟悉瓊·貝茲的人都應該知道她創作的那首《DiamondsAndRust》,中文名叫“鑽石與鏽鐵”。隱晦而憂傷的歌謠,每一次輕輕響起,人們都禁不住去猜測在這憂傷的背後到底藏著多少的隱衷與花落隨流水的無可奈何。
1961年,貝茲20歲,風華正茂的好時節。已是民謠天後的她於格林威治的民謠城邂逅彼時聲名鵲起的鮑勃·迪倫。二人初次相逢,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年後,在蒙特雷音樂起上,二人再次相遇。民謠天後與民謠之王的碰撞,若以“天作之合”四字來形容亦不為過。
迪倫於瓊,某種角度而言,倒更像一位師長,引領她進入另一片新的天地。瓊曾評價過迪倫,他的歌曲促使她變成了一個“政治民謠歌手”。從那時起,她開始全新的獨立創作,將視野更為專注地投注到社會的大背景下,有關民生、有關戰爭、有關信仰。
二人多次的聯袂演出,傳為世人心中不朽的神話。
人們至今都在想念,那曾經在舞台上的一幕幕盛況。而,自也有人,於心底處,輕輕想念,瓊與迪倫那段隱晦不明的情愫。是否存在過,已不重要,傳奇的開始,已注定了所有的一切都將不平凡。
當經年之後,瓊於舞台上,獨自彈唱《DiamondsAndRust》時,一切便已昭然若揭。
“十年前我買過袖扣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