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上海一(1 / 1)

朱家角鎮——明清古風,有水鄉天然景:

行者感悟:

“名鎮朱家角曆史淵源流長,宋元時期形成集市,至明萬曆年間成繁榮大鎮,清代以後為青浦縣西部的貿易中心。民國時米市極盛,每屆新穀登場,河港幾乎被米船所壅塞,其盛況可見。”朱家角早就出名了,這座地處上海最西部的古鎮旋起了一陣訪古鎮風,引來了無數前來觀光的遊客。乘上一次羅鍋船,尋一下報國寺“三寶”,再踏一踏石板老街,最後賞一賞古鎮的夕陽圖,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船在水上行,人在畫中遊”的感覺。

“小橋、流水、人家”是千年古鎮朱家角的精髓。流水之景,散布於古鎮的各處,或者與橋連成一景,或者與臨水的宅院連成一景,或者與泛舟的漁民們連成一景。它既有婉約的姿態,又有平和的一麵,千種風情萬般姿態,都叫遊人們心生愛意,看不夠,賞不完。“滬郊的好萊塢”,是影視導演給予朱家角鎮的美譽,在許多大片中都能看到古鎮一景。

是古鎮,一定有美食小吃,這就仿佛是一個定律。遊覽朱家角時一定要記得嚐一嚐口味鮮醇而純樸、雅馴而雋永的朱家角美食:黃栗肉粽、紅燒紮肉(一塊用繩子裹紮的汁濃醬醇的五花肉)、螺絲、酒香草頭、青豆、筍香花生、鹽水蝦等。

精彩看點:

看點一,放生橋。“放生積德從善”,明代的僧人性潮曾規定在橋下隻準放生魚鱉,而不得撒網捕魚,這就是放生橋的來曆。作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一座五孔石拱橋,放生橋曾收獲無數讚譽。如“長橋駕彩虹,往來便是井。日中交易過,斜陽亂人影”,將橋身如帶如虹形容得貼切萬分。每年七月廿七站在橋頂看搖快船,那一派龍騰虎躍的磅礴氣勢讓人過目難忘。此外,三孔九峰橋、高拱泰安橋也很壯觀,而三步之遙的“高低橋”,“微縮景觀”的課植橋,“咯咯”作響的平安橋,“紀念國恥”的永豐橋,也有各家故事。

看點二,課植園。課植園位於朱家角北首西井街,環境幽靜,風光獨好,俗稱“馬家花園”。園名定為“課植”乃寓“課讀之餘,不忘耕植”之意,整個課植園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得當,獨具匠心,在私家園林建築中也是極為罕見的。

看點三,北大街。整一條北大街,恐是古鎮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築精華所在。位於古鎮中心的長街背靠漕港河,旁臨放生橋,茶樓酒肆、南北雜貨、米行肉鋪,百業俱全。如今街上還保存有百年老店“涵大隆醬園”,古風猶存;百年飯店“茂蓀館”,老店新開;“古鎮老茶館”,滬郊之冠;傳統手工作坊店,門類齊全;古董、陶瓷、花鳥、書畫、土特產、工藝品、特色小吃店,目不暇接,一片繁榮景象。

上海市內有很多地方都有發往朱家角的直達班車,上海體育場乘遊4號線直達,人民廣場(老成都路大沽路口)也有專線車(6:30-19:00)直達朱家角鎮。

民俗風情遊30元(包含3個景點:上海遠古文化館,大清郵局,課植園);新水鄉訪古遊,60元(包含9個景點:上海遠古文化館,大清郵局,城隍廟,全華藝術館,稻米鄉情館,圓津禪院,翰林匾額博物館,課植園,上海手工藝展示館)。

草堂客棧(東井街31號,15221361365);東巷旅館(泗景園路1號,021-59230370)。